-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水资源与环境关系分析
1 塔里木河干流水系
塔里木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总面积约为1.02106km2,绿洲面积仅为5%,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历史上曾有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车尔臣河等9大水系。现仅为4源1干,即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干流。由于干流自身不产流,依靠源流补给才能维持干流及其生态环境。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 321 km,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由西向东蜿蜒折向东南,最后注入台特玛湖。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汇合口的肖夹克至英巴扎为上游,河长495 km;英巴扎至恰拉为中游,河长398 km;恰拉至台特玛湖为下游,河长428 km。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急剧增加,使干流水量不断减少,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320 km河道从1972年断流达28 a;尾闾台特玛湖也相继在1974年干涸。新世纪初组织实施从开都河博斯腾湖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于2001年11月16日干涸长达26 a的台特玛湖终于见水,生态环境开始恢复。
2 流量变化对水文的影响
2.1 径流增长幅度分析
根据观测资料(1957-2001年)统计及绘制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过程线、5 a滑动平均曲线和线性趋势分析,得知45 a来,天然径流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图2)。为反映4源出山口径流趋势变化,采用下式计算线性增长率:
A=∑(ti-t平均)(Ri-R平均)/∑(ti-t平均)2
i=1、2、3·········n
式中,A为线性增长率;ti为序列号;t平均为时段平均序列;Ri为径流量;R平均为时段平均径流量。45 a来,4源流多年平均径流增长率为0.69×108m3/10 a,其中,6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0.41×108m3/10 a、70年代为0.19×108m3/10 a、80年代为-1.95×108m3/10 a、90年代为1.10×108m3/10 a。从4条源流径流资料和年增加率计算分析,90年代增长幅度最大,80年代最小。受气候变暖增湿的影响,4条源流天然来水量增长趋势明显(表1、图2)
2.2 里木盐水量的平均减少率
45 a来,在4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呈增加趋势,由于源流区山前平原灌溉面积和用水量增加,使补给塔里木河水量平均减少率达0.49×108m3/10 a,其中60年代平均减少率最大为0.74×108m3/10 a;70年代平均减少率最小为0.11×108m3/10 a,8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0.20×108m3/10 a;90年代平均减少率为0.61×108m3/10 a(表2、图2)。
2.3 径流生长的影响
干流龙头站阿拉尔水文站以上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3条源流,多年平均入塔里木河径流量为46.0×108m3,占4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的89.0%,对塔里木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着决定作用。从阿拉尔站、英巴扎站和恰拉站45 a的实测资料绘制的径流量过程线、5 a滑动平均及线性趋势图分析(图2),3个站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阿拉尔站年平均下降幅度最小,为0.24×108m3/10 a;英巴扎站下降幅度居中,为0.33×108m3/10 a;恰拉站平均下降幅度最大为0.39×108m3/10 a。其原因,一是3条源流注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减少;二是上、中游滞洪区耗水巨大,多年平均耗水量占阿拉尔年径流量的85.5%。20世纪90年代达到95%,如1999年阿拉尔径流量为47.1×108m3,英巴扎站年径流量为32.24×108m3,恰拉站仅为2.30×108m3,仅占上游阿拉尔站年径流量5%,95%即44.8×108m3的水量耗损于上、中游区间。
2.4 径流、研发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1)4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50-70年代和90年代均为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0.19×108~1.10×108m3/10 a;80年代为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95×108m3/10 a;(2)受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源流大型灌区的影响,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站50-60年代和80-90年代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0.15×108~0.43×108m3/10 a;70年代为增加趋势,增幅为0.47×108m3/10 a;(3)地处塔里木河中游的英巴扎站,受上游沙雅二牧场至英巴扎区间滞洪区耗水的影响,50-90年代径流量均为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0.08×108~0.83×108m3/10 a。60年代减少幅度最大为0.83×108m3/10 a;(4)恰拉站位于塔里木干流中、下游交界处,受上、中游滞洪区巨大耗水影响,50-90年代径流量均为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0.12×108~0.53×108m3/10 a;80年代最大为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5(实训五)参考答案精品.pdf VIP
- 《After Effects 2024+AIGC影视后期制作(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饭店预结单小票模板.docx VIP
- 骑行驿站运营方案.pptx VIP
-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3课 旅游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pdf VIP
- 非煤矿山采场及边坡稳定安全技术措施.pdf VIP
- 人工流产教学课件.ppt VIP
- 台湾台独问题.pptx VIP
- Unit 2 Numbers (教学设计)新交际英语一年级上册(新教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