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桃核承气汤治疗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例.docxVIP

桃核承气汤治疗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例.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核承气汤治疗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例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整合了理论、方法、处方药和药物,开始了辨证论治的先驱。其用药精当, 组方严谨, 成为后世经典。临证若能辨证准确, 随症选用, 可收立竿见影之效。笔者颇有感受, 举几例以说明。 1 《磷桃核承气汤治疗右足案图5 患者, 男, 14岁。以“外伤致右大腿远端疼痛畸形, 活动受限3小时”为主诉于2011年8月23日住骨外科, 住院号缘于入院前3小时不慎发生车祸致右大腿远端疼痛畸形, 活动受限, 受伤后无法站立行走, 无头晕, 无头痛, 无人事不省, 无恶心呕吐, 无胸闷气促, 无腹胀、腹痛, 无肉眼血尿, 无二便失禁、肢体抽搐等, 由120接至我院, 查右膝X线片: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门诊遂以“右股骨远端骨折”收住入院。伤后患者精神一般, 未进食, 大小便未解。专科检查:右膝上方畸形, 压痛明显, 纵向叩击痛阳性, 活动受限, 右小腿及右足感觉尚可, 各足趾活动尚可, 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脊柱及其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各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右膝X线片见右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入院诊断:右股骨远端闭合性粉碎性骨折。入院后次日发热, 骨外科予柴银口服液内服, 发热不退, 3天后因患者不愿手术, 转住中医骨伤科, 转入症见:发热, 夜间明显, 上午体温降低, 无畏冷、咳嗽咳痰, 无咽痛,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恶心、呕吐, 无肢体麻木, 大便4日未解。查体:神清, 体温38.7℃, 舌暗红, 苔厚腻略黄, 脉滑数;右大腿、膝关节肿胀明显, 下肢石膏托外固定中, 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右足趾感觉活动良好。复查X线片:右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断端移位成角, 相互嵌插。予行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骨牵引等治疗。同时考虑伤后瘀血阻滞, 腑气不通, 积瘀化热, 治以活血化瘀, 通腑泄热, 利湿消肿。方选《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加减, 药用:桃仁6g, 红花6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泽兰10g, 制大黄10g, 芒硝10g, 天花粉10g, 车前子10g, 薏苡仁15g, 川牛膝10g, 泽泻6g, 茯苓10g。服1剂, 次日体温降至37.8℃, 大便已通。3天后体温降至36.6℃。 按:桃核承气汤见于《伤寒论》第106条, 原文主治“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外解已, 当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本例患者虽无如狂或发狂症状, 但伤后发热, 夜间明显, 上午体温降低, 大便多日不解, 舌暗红, 考虑瘀血发热证, 治遵“血实者宜决之”之旨, 选用桃核承气汤加减, 起到活血化瘀, 通腑泄热, 利湿消肿之功, 药证相合, 仅服1剂症状好转, 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2 从疏风散寒解表认识,正确处理思想病 患者王某, 女, 83岁。以“腰背痛半月余”为主诉于2012年2月25日入院, 住院号缘于入院前半月余始, 无诱因出现腰背痛, 转侧不利, 翻身起坐疼痛加重, 伴双臀腿酸麻, 久坐加剧, 阵发性畏冷, 无发热, 无头痛头晕, 无咳嗽咳痰, 无胸闷、气促。曾就诊我院, 门诊诊断“骨质疏松症”, 予“骨疏康、塞来昔布”治疗, 症稍好转。今为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骨质疏松症”收住入院。现患者纳差, 寐可, 二便调。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专科情况:神清, 步行入院, 轻度驼背畸形, 胸腰椎棘上广泛性压痛、叩痛, 无放射痛, 双腿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腕畸形, 无压痛, 双腕关节活动良好。四肢肌力、感觉、腱反射正常, 辅助检查:腰椎CT (2012.02.22) 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 L3椎体压缩性改变, 腰椎骨质疏松改变, 右肾结石。B超:右肾结石, 右肾萎缩。初步诊断:①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②L3椎体压缩性骨折;③腰椎间盘突出;④右肾结石。中医诊断:骨痿 (肝肾亏虚, 气滞血瘀) 。入院后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患者诉腰背痛稍有好转, 但仍转侧不利, 阵发性畏冷, 无汗出、发热, 无咳嗽等不适。查体: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考虑患者阵发性畏冷属中医恶寒表现, 身痛转侧不利, 无汗, 脉浮紧为典型太阳经风寒表实脉证, 治以疏风散寒解表之法, 方选《伤寒论》麻黄汤。药用:麻黄6g, 桂枝6g, 杏仁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2剂后, 患者诉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 转身灵活, 恶寒感消失, 脉已不浮紧, 转为细缓脉, 继予独活寄生汤巩固善后。 按:《伤寒论》开篇第1条“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是太阳病的提纲性条文, 第3条述“太阳病,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