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论峡谷型湿地公园景观修复与重建马鞍溪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马鞍溪发源于慈云山脉,是嘉庆右岸的一条支流。流经重庆北新区、北温泉街、天生街、北新区和朝阳街,从河流进入嘉乐门。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人类建设活动的加剧,区域内大量的生活废水、工业污水以及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马鞍溪,致使溪流的水质严重恶化,部分区域发生黑臭现象。在全国各地修复河流湿地的氛围下,北碚区决定规划马鞍溪湿地公园来保护马鞍溪的生态环境。
受重庆市北碚区新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南大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12月开始规划马鞍溪湿地公园,2011年8月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正在整理该地段地形。
本文通过分析马鞍溪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探讨采用生态技术恢复和营造溪谷型湿地景观等问题。
1城市谷岛型湿地的概念
溪谷:是指两山之间的水流,或流水道。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城市溪谷型湿地:属于河流湿地的一种,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区域的处于两山之间的山谷地带所形成的天然的水域地带,是一个流动的、与陆地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的生态廊道进行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对城市的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自然调控与景观作用。
域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马鞍溪湿地公园的区域特征
2.1“三水”河流生态处理
马鞍溪位于北碚城区的西北部,发源于缙云山,向东北流经龙滩子水库、西南大学教学农场、北温泉九号、西南大学橘园、柳林苑、文星湾大桥最终汇入嘉陵江。溪流最宽处约32m,最窄处不足1m。马鞍溪公园位于马鞍溪中下游,呈带状,长约4036m,最宽处约310m,最窄处约56.3m,总面积约60.97hm2。
2.1.1景观段的划分
龙凤溪景观段和马鞍溪景观段是北碚区的主要分割绿带。龙凤溪景观段规划从西南到东北,顺着溪流走向总体布局为三个景观段。马鞍溪公园的打造,使城市中形成了完整的景观绿带。
2.1.2水体景观轴
马鞍溪景观段规划,由缙云广场水体景观段、缙云广场至马鞍溪水体景观段、龙滩子水库景观段、马鞍溪景观段组成,成为从西南至东北贯穿整个新城的水体景观轴。马鞍溪公园延续和完整了水体景观绿带,在景观段中又以自身的溪谷景观为特色。
2.1.3公园公园观察
北碚区规划的主要公园包括崇家堂公园、雨台山公园、玉合山公园、大谷坪公园、小高坪公园、龙凤溪公园、马鞍溪公园。马鞍溪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其它公园形成景观序列。
2.2地形地貌分析
规划用地沿马鞍溪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呈带状。总体来说,规划区内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园内最高海拔为252m,最低海拔为175m,相对高差77m。从用地现状可以大体看出整个公园的地形特征,主要分为3种类型:斜坡,台地,溪谷(如图1)。
在规划区的西南部,植被以多种落叶阔叶树种组成,郁闭度较大,面积约占规划面积的48.7%。主要包括以下乡土树种:构树、盐肤木、刺桐、乌桕、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香樟、桉树、慈竹、硬头黄等。规划区的西北部,多为岩石裸露的山体,植物主要有当地乡土灌丛,也有少量的乔木。旱地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东南部,多为一些园林苗木和农作物。规划区的溪流边,多为野生杂草。
2.3竹与北料的文化内涵相似
北碚地处缙云山脚,嘉陵江畔,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老舍、陶行知、晏阳初等一大批知名人士曾在北碚居住、生活过,他们构成了北碚的人文精神;而北碚在抗战时期,作为“陪都”重庆的一部分,以其不屈不挠、敢于抗争的抗战精神,和竹既具有文人雅致又不失独立抗争的品德极其相似。
北碚人文精神像竹,北碚文化精神底蕴像竹。以竹作为北碚的象征演绎,不仅能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城和山在生态上融为一体,在文化底蕴中也是名副其实的。北碚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态,其灵气就是竹海与城市的完美交融。
同时北碚大力营造农业园区,以乡村嘉年华、重庆农谷、专家创业园、大地渔村等农业园区为代表,已成为重庆市统筹城乡的示范带、重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2.4存在问题和困难
2.4.1生物多样性不高,水质污染严重
(1)生态系统缺陷。人为干扰强度大,使得生境斑块破碎化、植被群落单一、生物多样性不高,自然化程度低。
(2)水质污染。如前所述,马鞍溪的水质已严重恶化。
(3)景观破损。规划区域内常年倾倒的生活工业垃圾,以及开山采石等人工化设施严重破坏了区域的景观质量,景观破损度高。
2.4.2景观体验现状的对比
(1)溪谷地形狭长,局部区域地势陡峭,面临嘉陵江洪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