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管理.docxVIP

药用动物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管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动物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管理

青蛙通常被称为青蛙,分布在中国各地。在动物分类中,它属于两栖纲、无尾脑、青蛙和青蛙。蟾蜍共有25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tus)、花背蟾蜍(Buforaddei)等。其药用价值很高,用蟾蜍生物毒素治疗临床疑难杂症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蟾蜍药用价值的应用正不断深入,蟾蜍的开发利用和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药用动物蟾蜍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及养殖管理作详细介绍,旨在为蟾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常食性很强,一般在半水深度、干

蟾蜍身体宽短粗壮,皮肤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外,其余部分布满大小不等的疣粒。身体背面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黄棕色、灰绿色、黑褐色或赤绿色,略具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斑块。头宽大,口阔,吻端圆而高,口中无齿,舌端不分叉,舌能自由翻出口外,眼大而凸出,眼间距大于鼻间距,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部两侧长有长条形隆起的耳后腺(毒腺)1对,该腺体能分泌有毒白色浆液,即“蟾酥”。无声囊。前肢较长而粗壮,后肢粗短。成体无尾。

蟾蜍喜湿、喜暗、喜暖,主要生活于池塘、沼泽、农田、宅旁、路边等处,常栖息在水沟边以及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白天潜伏,夜间活动频繁,常于傍晚和清晨出来觅食,特别是在阴雨天或雷雨过后更为活跃。蟾蜍食物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择的食物也不相同,其蝌蚪期主要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腐殖质,幼蟾和成蟾主要捕食甲虫、蚯蚓、蜗牛、蛞蝓、地蚕、蝇蛆、白蚁、蟋蟀、蝗虫、蛾类、蝶类等多种害虫和小动物,有时也以鲜嫩植物为食。蟾蜍是捕食害虫的能手,1只蟾蜍日捕食昆虫上百只,半年可消灭害虫2万余只,因而对农林生产有益。其正常生活的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15~25℃,温度过高过低均影响其摄食和生长。蟾蜍有冬眠习性,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摄食明显减少,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它就隐蔽在土中或钻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停食冬眠,次年惊蛰后水温回升至10℃以上时醒眠,开始活动和觅食。

蟾蜍是卵生动物,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繁殖能力较强。每年春季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蟾蜍便活跃起来,雌雄蟾蜍抱对交配,雌性个体产卵于水中(华东地区一般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蟾蜍的产卵盛期),每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1000~4000枚。卵一般成2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带漂浮于水上或缠绕于水草上自然孵化,当水温为18~24℃时,经3~5d孵出蝌蚪。刚孵出的蝌蚪形似小鱼,有侧线,全长5~6mm,用鳃呼吸,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2~3d后开始采食水中浮游生物及其他有机物碎屑。孵化后25~27d后肢开始伸出,并逐渐延长,随着后肢的长大,至70d左右时前肢开始伸出,同时尾部开始退化并逐渐消失,从而完成变态。变态后的幼蟾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内部器官系统也逐渐完善,约经16个月达到性成熟,发育为成体。蟾蜍寿命一般为10年。

2以为原料的毒

蟾蜍全身都是宝,以蟾蜍为基原的常用中药材有蟾酥、蟾衣、干蟾等。蟾酥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化的表皮,蟾蜍去除内脏的干燥尸体即为干蟾,它们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蟾蜍体内化学成分相当复杂,从已确定的化合物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蟾毒配基类。蟾毒配基属乙型强心甾族类化合物,已知有20多种。金向群等从蟾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醚部位分离得到蟾毒灵、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精、脂蟾毒配基等。②蟾蜍毒素类。该类化合物又分为蟾毒、蟾毒配基脂肪酸酯和蟾毒配基硫酸酯。杨立宏等从蟾皮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得到4种蟾蜍毒素:蟾毒它灵-3-丁二酰精氨酸酯(Ⅰ)、蟾毒灵-3-丁二酰精氨酸酯(Ⅱ)、华蟾毒精-3-丁二酰精氨酸酯(Ⅲ)、蟾毒配基-3-丁二酰精氨酸酯(Ⅳ)。③蟾毒色胺类。这类化合物俗称吲哚类生物碱,目前已分离出5-羟色胺、蟾蜍色胺(蟾酥碱)、蟾蜍季胺(蟾酥甲碱)、蟾酥硫碱和脱氢蟾蜍色胺等。④其他化合物。除上述化合物外,还含有吗啡、肾上腺素、胆固醇、植物甾醇类、蝶啶类、多种氨基酸、多糖类、多肽、有机酸及微量元素等。

目前国内生产的中成药中,含有蟾蜍成分的已超过100种,如驰名中外的“六神丸”、“麝香保心丸”、“梅花点舌丸”、“季德胜蛇药”、“蟾酥丸”、“蟾酥镇痛膏”、“蟾酥注射液”、“复方蟾皮胶囊”等均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