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外治疗法一脐灸
引言
概述
适应症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目尿
引言
在古代应用此法养生保健甚多,历代医家
对神阙穴抗衰保健功能推崇备至。如早在殷商时期,巫医太乙真人和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补诸虚百损,防病保健,强身延年。
在所有的穴位中,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神阙穴既与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相连联,也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神阙穴能“主治百病”
中医脐疗
大全
富制中工级
ZHONGYIQMJAO
参考资料
概述
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因脐通百脉,脐治百病。通过对脐灸温补,可补虚泻实,
治标固本。经脐部艾灸,不通过消化道的吸收,肝脏的分解,肾脏的排泄,直接作用与体内及病灶部位。脐灸既有供热、传热、聚热、散热的快速反应,又有通经活络的显著效果。既能沟通表里上下,加速气血运行,又能安五脏、平六腑、养胃气、守元气、保精气、提神气、驱邪气。把体内的有害毒素排出体外,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脐灸疗法:简、便、效、廉,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被人们称为绿色环保疗法。
概述
■又圆又深的脐为健康的脐。
■脐浅者免疫力低下、易疲劳。
■脐偏上方代表肠胃功能失调、脾胃不和
■脐偏下方代表生殖系统失调、下焦不调
■横脐代表肠胃失调或两边天枢高者为便秘
■竖脐代表肠胃失调、腹泻。
■脐左偏为气虚,怕冷、口淡无味、叹气等
■脐右偏为血虚,易疲劳睡眠质量差、燥热、浑身酸痛等,
■脐下腹高
脐诊
产后一年校准)
■巨阙---脐上6寸---调理心脏,心慌胸闷
■上腕---脐上5寸---肠胃
■中脘---脐上4寸---肠胃
■下脘---脐上2寸---十二指肠
■天枢---脐旁2寸---排便
■大横---脐旁4寸---排便
■带脉---绕脐一周---瘦腰
■气海---脐下1.5寸---月经不调、浮肿眼睑下垂、早衰、肥胖
■关元---脐下3寸---妇科生殖、减肥
■中极---脐下4寸---活血除湿
脐穴
概述
适应症
适应症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脐疗在临床上可用于遗精、阳痿、早泄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疾患。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临床上可治疗小便不通、腹水、黄疸等病症。
■扶正祛邪,养生延年
临床上可用于虚劳诸疾和预防保健。
01
02
适应症
03
04
操作流程
准备姜
1洗干净姜,用搅拌机把姜搅拌为姜末。
制作姜饼
2通过专用的仪器,把姜末制作为如图所示的姜饼。
制作艾柱
3把艾绒制作成如图所示的艾柱
患者准备
4患者去平卧位,暴露相关穴位,注意保暖,如图所示。
操作流程
贴敷疗法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方。(见下页常见病
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健康宣教
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注意保暖。
操作流程
放置姜饼和艾柱
5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姜饼和艾柱放于相关穴位。
点燃艾柱
根据病人实际的情况,适当选择艾柱的数量,一般以3-5壮为例。
7
8
6
便秘、大便秘结
治法:功治导泻、凉血解毒
药物:生大黄粉
取穴:神阙穴
方法:药研细末,开塞露适量调为糊
状,敷于神阙穴,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o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消胀散
Ree*E*8m
8*家
R*R
**#
*
8
六名神国
能膝,
食物积滞
治法:调中和胃,消积导滞
药物:肉桂、丁香、苍术等
取穴:神阙穴、中脘
方法:药研细末,加适量注射
用水或生姜汁调成糊状,填人
脐中(神阙穴)、中脘穴,胶布
固定。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开胃散
口疮、咽喉肿等痛降压;缓解腹痛止泻。
治法:导热下行,引火归元
药物:吴茱萸
取穴:涌泉穴;神阙穴
方法:药研细末,陈醋或白醋适量调为糊
状。敷于涌泉穴,具有降压作用和治疗口疮、咽喉肿痛;敷于神阙穴,具有缓解腹痛止泻作用。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炎后4-6个小时忌接触冷水或洗澡,勿受风邪入侵
2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F经期、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
5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6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注意事项
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