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驳论方式,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

的决心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3.感受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君子之交,感悟宋代文人“心怀天下”“和

而不同”的君子风范。

导入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

想,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变法改革,

以期有补于世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代谏臣魏征直言进谏、警示君主

的奏疏——《谏太宗十思疏》,今天我们来学习改革名臣王安石据理

辩争、剖白心迹的书信——《答司马谏议书》(回顾历史,一些力

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

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

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

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

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

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

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

诗文集》。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王

安石介甫无他,但执拗耳。赠恤之典宜厚。——司马光

论来介甫初间极好,他本是正人,见天下之弊如此,锐意欲更

新之……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

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

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

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

际,而祸乱极矣。——熹

王安石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能够代表

中华民族人格的人物。——胡适

2.背景:

北宋神宗时期,由于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库空

虚,再者,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以文官担任武将职位,为避免地

方割据,守内虚外,兵无常将,军队战斗力低下,国家积贫积弱。宋

神宗即位,锐意改革,希冀扫除贫弱,为富国强兵,自熙宁二年

(1069年)开始王安石变法。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

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一千三百

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

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

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3.文体知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

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

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

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