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浅说唐代女性服饰审美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唐代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富强鼎盛的朝代之一。尤其是在中唐至晚唐期间,经济繁荣强盛,文化多元交融,社会包容性强。正是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产生了继承前朝遗风的同时又融入异邦服饰特色的唐代服饰文化。唐朝女性服饰独特的风格无疑在中国女性服装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特征部分保留在现代服饰中,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1服饰类型
1.1襦裙
在唐代女性服饰中襦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制。由上身穿的短襦与下身曳地的长裙组合而成。二者合称襦裙,是经典的“上衣下裳”形制。短襦形式多样,主要以领口造型区分不同,如方领、圆领、斜领等。多配有披帛以及半臂外套来丰富整体层次。襦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时期得到了一定发展,到唐代时则达到了一个鼎盛阶段。唐朝初年的襦裙形制主要是从魏晋南北朝继承而来的,很大程度上依旧保留着魏晋风尚的特点——上短下长、俏丽修长,多为窄袖。而发展到中晚唐时期襦裙的风格随着当时“丰腴美”的热潮开始逐渐从自然清秀过渡到雍容华丽,袖子也由窄袖变成宽袖。整体造型则从修身贴体变成宽衣大袖,布料也愈发薄透,“大袖纱罗衫”便是由此而来。
1.2袒胸装
袒胸装堪称唐代的“时世装”,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时装。袒胸顾名思义是指穿着时会袒露出胸脯,用料多为轻薄软透的丝罗制品。袒胸半臂以及上提到胸部露出乳沟的襦裙都可归为其类。袒胸服的总体结构也是上身着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与其他唐代女装大体一致。袒胸装最初仅在在宫内或歌舞伎中流行,是贵族女子的专利,伶人舞姬则被允许着半袒胸装,盛唐之后才日渐影响到民间,普及开来。从敦煌考察到的文字资料与唐代壁画来看,确实反映了当时女子有露乳之风,袒胸露背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社会时尚。白居易在《小女冠阿容》中写道“绰约小天仙,生平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虽欲语,阿母在旁边。”其中“姑山半峰雪”,看似写景,实则喻人。体现了当时开放民风对于女子袒胸装的欣赏与赞美。盛唐时期,社会风气既开放,女人丰满之美为当时公认。
1.3胡服
胡服在唐代并不是对某些特定番邦服饰的称呼,而是当时除本土服饰以外服装类型的总称。根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时胡服风潮遍布达官贵人以及普通百姓,对各个阶级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从大量传世和出土的唐人画塑可以看到,胡服不似汉人女子裙装的飘逸繁复,样式相对简洁利落。整体造型基本是由帽、袍、裤、靴等组合而成。上衣较为贴身,袖口小而窄,下身则着带有条纹装饰的裤装,并将裤脚上卷以搭配靴子。同时配有腰带系在腰间,起到固定和装饰的作用。除了服饰构成之外胡服上的装饰图案也与当时中原文化中的传统纹饰有所不同,比如花卉对鸟、联珠对鸟、双翼猛兽等。胡服穿着起来十分轻松方便,非常适合在娱乐活动时以及日常生活中穿着,因而在当时受到妇女们的青睐。而胡服汉化的发展远不止于此,在后世朝代的服饰中仍能看到胡文化的影子,直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落幕。
1.4女着男装
历史上的唐代女性喜着男装,这种现象在历史文献文物以及考古出土壁画中多有展现。虽然在此前早已有夏朝妹喜开创过先例,但唐代时的这种穿法影响之广、规模之大、社会接受度之高仍然可以说是后无来者的。“女着男装”风气最盛之时,无论是宫中嫔妃公主还是寻常民间女子都流行穿着男装。通常为男圆领袍服、折领服等。在高宗时期部分女子着男装时几乎与男子完全相同,头上配有“幞头”,腰间系着“革带”,脚踩“男士靴子”。到武则天时期,女性穿着的男装服饰开始在领口袖口等细节处加以改良,并饰以花纹。待发展到中晚唐,随着时代审美趋势的变化这类服装廓形愈发宽松肥大,女性也已经不再成套地穿着男子服饰,着圆领袍时不再配有幞头、靴子。因圆领袍的便携实用,经过唐代之后逐渐演变成女性服饰,在后来宋代明代的女子人物画像中时常可以见到。
2形成条件
2.1经济因素
唐代国力之强盛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国家。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当属丝织业。在当时染织、丝织类型的工业生产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如亳州的绢、常州的绸都是名扬千里的衣料。当时还流行在绫罗上用金银两色线来刺绣以彰显身份地位,也有用以金银色在布料上描花的做法。出土于辽驸马墓中的晚唐、五代时期的提花纱、织金锦等文物残片均可说明这一时期的服饰绣品中大量加入金银材料,且捻金技术非常之高。而这一时期的印染工艺也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就有对此类技法的体现。早前蜡缬的颜色多为蓝白两色,简洁朴素,晋代以后已经可以染出数十种颜色,而到唐朝时期繁荣的经济使的社会审美追求将多色蜡缬又推向了一个高峰。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手工技艺为唐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政治因素
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民族关系十分和谐,并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这也使汉民族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女子服饰社会性的体现.doc
- 从《九人宫女图》看唐代的包容气度与开放胸襟.doc
- 从《长安十二时辰》管窥唐代女性的妆发与服饰特征.doc
- 从两《唐书・车(舆)服志》中看唐代女性服饰特色.doc
- 从唐代女性服饰看唐人审美观念的转变.doc
- 从唐代女性服饰特色看其社会地位的嬗变.doc
- 从唐代女性生活习俗看“女着男装”现象.doc
- 从唐代女子骑马俑说起.doc
- 从图像学角度解析唐代墓室壁画仕女形象.doc
- 胡部新声锦筵坐——唐代女性服装中的外来因素.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