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三维电解剖标测(3D-EAM)系统辅助下使用电压标测与阻
抗标测两种方式指导房间隔穿刺(TSP)的有效性,从而为零射线TSP提供优选
方案。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心
房颤动,且接受强生公司3D-EAM系统(Carto3)指导下射频消融患者40例。每
例患者均在Carto3系统辅助下分别使用电压和阻抗标测卵圆窝(FO),同时使用
心腔内超声(ICE))获取FO二维超声图像,收集患者临床基本数据和使用电压
/阻抗标测FO时得到的电压值、阻抗值。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电压值与阻
抗值和导管接触压力的相关性。使用Wilcoxon两样本秩和检验分析FO与其周
边电压值、阻抗值的分布有无统计学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
对电压/阻抗标测值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到FO电压与阻抗的参考值。使用ROC
曲线得到的FO电压和阻抗参考值在Carto3系统中绘制出两种标测方式下FO的
具体形态图。最后通过对比电压/阻抗标测出的FO面积和二者同ICE直视下卵
圆窝重叠面积分析出3D-EAM系统辅助下电压标测与阻抗标测指导零射线TSP
的优劣性。
结果:
1.经直线相关分析(Pearson分析)认为导管接触压力(g)与房间隔电压值
的关联性无统计学差异(r﹣0.070,P0.568),导管接触压力和房间隔阻抗值的
关联性无统计学差异(r﹣0.111,P0.365)。
2.经Wilcoxon两样本秩和检验FO周边电压组中位数1.30(0.82,1.96)mv,
FO电压组中位数0.42(0.23,0.54)mv,两组电压值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z﹣
6.557,P<0.001)。经检验FO周边阻抗组中位数128.0(123,136),FO阻抗组
中位数124.5(120,132),两组阻抗值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z﹣1.817,P0.069)。
3.将患者电压值和阻抗值分为FO组和FO周边组分别作ROC曲线。电压
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95%CI0.934-1.000,P<0.001),当电压值取
II
摘要
0.665mv时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92.9%。阻抗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9
(95%CI0.496-0.763,P=0.070),当阻抗值取126.5Ω时敏感度为61.0%,特异度
为60.7%。
4.电压标测FO面积(cm²)Mean±SD:3.88±1.413,阻抗标测FO面积(cm
²)Mean±SD:4.30±1.723,电压标测与ICE直视下FO重叠面积(cm²)Mean
±SD:2.55±0.536,阻抗标测与ICE直视下FO重叠面积(cm²)Mean±SD:
1.62±0.117。
结论:
三维电解剖系统辅助下电压标测指导零射线房间隔穿刺优于阻抗标测。
关键词:零射线房间隔穿刺;心腔内超声;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III
Abstract
ABSTRACT
Objective:
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comparetheeffectivenessofvoltagemapping
andimpedancemappingassis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仰卧位和侧卧位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临床效果对比.pdf
- 二甲双胍通过调节微环境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改善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质量的机制研究.pdf
- 不同体质量指数胃癌患者行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pdf
-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pdf
- YAP、Survivin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pdf
- 一中国着色性干皮病近亲婚配家系POLH基因突变检测.pdf
- TRIM33通过SIRT1依赖的去乙酰化修饰调控MCM7在肺癌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pdf
- SPOP通过调控HK2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pdf
- PSMA1通过去泛素化稳定TAZ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pdf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细菌菌群对炎症内型预测价值的研究.pdf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pdf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预测模型的构建:一项中国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pdf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pdf
- 富含血小板血浆在牙槽嵴裂自体骨修复应用中的研究.pdf
- 宫颈癌组织中Septin-9、HIF-1α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