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建议:
1.这首诗是以声音的形式,写出了秋天特有的美景,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体会、感悟。
2.拓展练习,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进行小练笔活动。
3.推荐阅读:金波的《秋姑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有着独特的声音。你们有没有听过秋天的声音呢?或许是秋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或许是秋雨敲打窗户的滴答声,或许是秋收时人们的欢笑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声音的诗歌――《听听,秋的声音》。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神奇吧!
二、生字学习
1.抖(dǒu):抖动、发抖
造句:一阵寒风吹来,他禁不住打了个抖。
2.蟋(xī):蟋蟀
造句:夜晚,蟋蟀在草丛里发出了清脆的叫声。
3.蟀(shuài):蟋蟀
造句:蟀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昆虫,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
4.振(zhèn):振作、振兴
造句: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振起精神,勇敢面对。
5.韵(yùn):韵律、韵味
造句:这首古诗的韵律非常优美,让人回味无穷。
6.掠(lüè):掠夺、掠过
造句:一阵微风掠过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7.吟(yín):吟诵、呻吟
造句:他站在山顶上,吟诵着那首著名的诗歌。
8.辽(liáo):辽阔、辽宁
造句:我国的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9.阔(kuò):广阔、宽阔
造句: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驰。
三、书写指导:
1.抖:“抖”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扌”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斗”要写得宽一些。
2.蟋:“蟋”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虫”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悉”要写得宽一些。
3.蟀:“蟀”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虫”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率”要写得宽一些。
4.振:“振”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扌”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辰”要写得宽一些。
5.韵:“韵”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音”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匀”要写得宽一些。
6.掠:“掠”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扌”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京”要写得宽一些。
7.吟:“吟”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口”要写得小一些,右边的“今”要写得宽一些。
8.辽:“辽”字是半包围结构,外面的“辶”要写得宽一些,里面的“了”要写得窄一些。
9.阔:“阔”字是半包围结构,外面的“门”要写得宽一些,里面的“活”要写得窄一些。
四、作者简介
毕国瑛,女,原籍山东,当代诗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留校任附小语文教师。1986年调入上海《少年报》社任编辑,著有儿童诗集《男孩和女孩的悄悄话》。1990年初赴欧洲,1992年正式离开《少年报》赴比利时,1998年起辗转于中国和欧洲之间,主要从事中西方文化商务交流工作,并继续散文创作。
五、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这里将大树和黄叶拟人化,用“抖抖手臂”和“道别”来形容大树和黄叶的动作,使它们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同时,将“刷刷”的声音比喻成黄叶道别的话音,使黄叶的落下具有了一种说话的感觉,更加生动形象。
这段话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秋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也可以引发读者对秋天的声音和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蟋蟀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ququ’,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这里将蟋蟀拟人化,用“振动翅膀”和“告别”来形容蟋蟀的动作,使它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同时,将“ququ”的声音比喻成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使蟋蟀的叫声具有了一种音乐的感觉,更加生动形象。
这段话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秋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也可以引发读者对秋天的声音和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大雁和秋风的景象。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这里将大雁和秋风拟人化,用“追上白云”和“掠过田野”来形容它们的动作,使它们具有了人的行为。同时,将大雁的叫声比喻成“暖暖的叮咛”,将秋风的声音比喻成“丰收的歌吟”,使自然的声音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意义,更加生动形象。
这段话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秋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