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包括闪罐法、走罐法、留罐法。
【适应范围】
拔罐技术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风寒型感冒所致的咳嗽等;亦适用于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评估】
1.治疗室环境及温度。
2.患者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功能、是否妊娠或处于月经期。
3.患者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患者对拔罐的接受程度。
【告知】
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等,一般留罐时间为10~15分钟,还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情递减。取得患者信任,嘱咐患者排空二便。
2.治疗中如果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告知操作者。
3.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4.拔罐后4~6小时内不宜沐浴、游泳。
【物品准备】
治疗盘、罐数个(玻璃罐、陶罐、竹罐、真空罐均可)、润滑剂、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灭火盅、纱块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浴巾。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调节室内温度。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所有罐口的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根据拔罐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保暖。
4.常用拔罐手法有以下三种。
(1)闪罐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发热,以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适用于感冒、皮肤麻木、面部病证、中风后遗症、身体虚弱。
(2)走罐又称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润滑剂,将罐吸附于皮肤上,再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罐体,前后推拉,或做环形旋转运动,如此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深红或起痧点为止。适用于急性热病或深部组织气血瘀滞导致的疼痛、外感风寒、神经痛、风湿痹痛及较大范围的疼痛等。
(3)留罐又称坐罐,即火罐吸附在应拔部位后留置时间为10~15分钟。适用于中医临床大部分病证。
5.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6.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7.操作完毕,清洁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处理用物,火罐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洗手。
9.记录拔罐时间、拔罐部位、拔罐手法、留罐时间、局部皮肤情况。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凝血功能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严重水肿患者,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等不宜拔罐。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宜拔罐。
3.应用于面部、儿童、年老体弱者,火罐的吸附力不宜过大。
4.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必须检查所有罐口边缘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
5.患者需取舒适体位,操作过程中嘱其保持体位相对固定。
6.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和罐内,避免火罐烧热后烫伤皮肤。操作中防止点燃后的乙醇棉球滴下乙醇烫伤皮肤。操作过程中注意防火。
7.拔罐和留罐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立即起罐;严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休息,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按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位。
8.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现象,数日后即可自行消除。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疱不必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泡液,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9.闪罐时,操作手法纯熟,动作轻、快、准;至少选择3个口径相同的火罐轮换使用,以免罐口过热烫伤皮肤。
10.走罐时,选用口径较大、罐壁较厚且光滑的玻璃罐;施术部位应面积宽大、肌肉丰厚,如胸背、腰部、腹部、大腿等。
11.留罐时,对儿童拔罐力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在肌肉薄弱处或吸附力较强时,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拔火罐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word版)【matlab代做】基于MATLAB的GMM和KDE核估计得目标跟踪仿真.doc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量化交易期货委托理财服务合同范本3篇.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课件).pptx
-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初中数学微课 正方形中过对角线交点的直角问题.pdf VIP
- 22G101三维彩色图集(最新完整高清版).pdf VIP
- DB14_T 722-2025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pdf
- 钢结构检验批.docx
- 小学体育四年级《小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件.ppt
- (完整版)PID图绘制原则2.doc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