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走进吟诵亲近经典
中国古典文学也称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传承,是历经历史长河洗炼与淘漉后沉淀下来的最纯粹的文化精华。当下,从成人到孩子的相当多数,要么不读书,要读书则远离经典,而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是不争的事实。应当看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是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方式”。自育自学实验创始人——何炳章先生强调要培养“每生每天在家”阅读的习惯。
让孩子爱上古诗,爱读经典,曾是笔者最头痛的问题。“吟诵·经典”随着小语届又一股清新的风拂面而来,我的问题迎刃而解。
初识吟诵
说到吟诵,那还源于2010年夏秋时节,全国知名教师、网名“看云”的合肥本土语文教师——合肥62中薛瑞萍老师来到我校给老师讲“吟诵”,我们第一次听到那似唱非唱、似读非读的背诗方法,面面相觑,而薛瑞萍老师却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表情甚是陶醉。两年过去了,当时吟诵《敕勒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从此以后,我与吟诵结下不解之缘。
初时,仅靠薛老师一个下午的讲授,我对于吟诵还相当陌生,更谈不上喜欢,只是因为它是学校的课程之一,而不得不接近它,晨诵课上,我和孩子仅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诵读古诗,感觉如此单调乏味,孩子们当然也是同感。这样的僵局直到一个月后,班班通终于进入教室,我和孩子们才得以解脱。我把《我爱吟诵》的配套光盘放进电脑光驱,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回荡在教室里,一个大人,33个小孩这才茅塞顿开,原来这本书里的诗是这样读的,这才是吟诵。现在,徐老师已成为我们班孩子的偶像,每天早晨,听着吟诵专家的吟诵,自己跟着不着调的吟诵开启一天的学校生活,是我们最高兴的事。而孩子们的吟诵水平也不断提高,也让我看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萃,这样的经典岂能遗失!徐健顺老师在《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一文中指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对汉诗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直到一百年以前,汉文化圈中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吟诵的。
2012年4月14日,安徽省吟诵教学师资培训班开班,邀请“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古诗词吟诵专家、《我爱吟诵》编者之一——陈琴老师给来自全省的小语界骨干教师授课。邀请连云港市“名教师”、全国“新经典育华杯”诵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陈学壮老师给与会老师展示一节低年级的小古文课《铁杵磨针》。
走进吟诵
四月初,校长对我说:“吟诵日那天,你上节课吧。这节课可是我力争而来,因为省语委邀请两位专家授课、开讲座,内容非常多,时间太紧,给你争取来的课也只有30分钟,你抓紧时间备备课。”说实话,13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我将公开课看得很淡,不像刚工作那几年,感觉公开课就是作秀课,甚至是表演课。
现在,我倒特别喜欢常态课,看最真实、最自然的课堂,享受在偶然的出错里,和孩子们一起会心一笑的快乐。而这节课,是吟诵教学师资培训班的公开教学课,和专家同台上课,可不是闹着玩的,上得不好,会误导听课老师的教学方向。想着,我更是惴惴不安。校长看出我的心思:“没事,越是和专家一起上越可以放松,我相信你们班的孩子!”是啊,我那帮可爱的孩子,和我一样喜爱吟诵的孩子,没事自己编个调娱乐自己的孩子,做着自己喜爱的事,哪有做不好的道理!有了校长的鼓励,我刚上班时的那股冲劲仿佛又回来了。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定下《静夜思》。这首诗孩子们早在幼儿园时就会背,其实很多孩子能背诵很多的古诗,但是他们只停留在背的程度。孩子们没能体会诗人的情感,没能走进诗境中去。只有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才能身临其境,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唱读。正如陈琴老师在《经典即人生》中记录的她对孩子们说的话:读诗就是要读出诗的味道,有唱的味道,诗歌诗歌,就是歌呀。古人留给世人的诗歌,其实就是他们心中的歌,是在心中反复吟唱了无数次,按照优美的调式吟诵出来,所以有优美的旋律。以往我听过的古诗教学课,老师大多是以诗中关键的字义带动学生了解一行乃至整首诗的意思,再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似乎已经成为古诗教学亘古不变的教学模式。我要打破这种逐字逐句理解诗意的方法,真正把学生带入古诗文的意境中。《静夜思》字面意义浅显易懂,而且一年级在《英英学古诗》一文中,学生都已能说出诗意。我于是将本节课的目标重点定位在通过对诗的声韵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吟诵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一次是4月5日,学生对于“ɑng”韵的理解颇为准确,说体现了李白的孤独之情,而在我设计的一行行平仄声连线中,我费了好一番唇舌,孩子们也没能体会到诗人的情绪变化,我感到迷茫无助。
第二次试教,我做了略微调整,我把这四行诗的平仄连线变成一行,脱口而出,这其实就是心电图啊,是诗人的心情变化啊,孩子们似懂非懂,而对于韵尾的理解,可能是我提示的太少,孩子们没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动重卡充电站建设方案.docx VIP
- 一种白肉灵芝-魔芋胶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docx VIP
- 24J113-1 内隔墙-轻质条板(一).docx
- 保护区安全准入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工厂分伙协议合同.docx VIP
- 古韵悠长 第一课《雕梁画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TCECS1517-2023 装配式压制玻璃钢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