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孤立性纤维源性肿瘤
女性,18岁发现额顶骨肿物1年
病例介绍
患者,女,1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额顶部发现皮下肿物突起,大小约为9cm×9cm,卧位时增大,近1年来包块逐渐增大,无头晕、头痛。查体示患者神志清楚,问答合作准确。
影像学检查
图1-24-1颅骨CT检查
A.CT轴位骨窗;B.CT轴位软组织窗
图1-24-2颅脑MRI检查
A.T?2?WI轴位平扫;B.T?1?WI矢状位平扫;C.T?1?WI矢状位增强扫描;D.T?1?WI冠状位增强扫描
诊断
术中探查:肿瘤外膜呈乳白色,6cm×6cm大小,相应区域颅骨被肿瘤取代,周围颅骨被肿瘤侵袭覆盖,肿瘤与硬膜融合紧密。
镜下所见: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编织状、旋涡状紧密排列。
免疫组化:Vimentin(+),SMA(+),CD34(+),CD68(+),bcl-2(+),S-100(+)。
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源性肿瘤(低度恶性)。
诊断要点
本病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可见浅小分叶,其实性部分密度一般较均匀,呈较致密软组织密度,囊变坏死区可为低密度,瘤体内钙化罕见。增强扫描一般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病变在T?1?WI上以低信号为主,T?2?WI表现多样,常呈高、低混杂信号,部分病灶内可出现明显低信号,囊变区则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脑膜瘤
CT平扫多为略高密度,边界清楚,肿瘤常以宽基与颅骨或硬脑膜相邻,增强扫描均匀强化,并可见典型“硬膜尾征”。MRI的T?1?WI多为等信号,T?2?WI表现多样。
2.嗜酸性肉芽肿
是一种以组织细胞突发性非肿瘤样增生为特点的溶骨性病变,属于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以颅骨为好发部位,多见于儿童和青年。CT平扫可见“纽扣样死骨”或“洞中洞”表现,边界清晰,无边缘硬化。较大病灶可见地图样骨质破坏,脑组织呈漏斗样强化、变厚,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
3.血管外皮细胞瘤
起源于毛细血管的外皮细胞,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好发于颅底、矢状窦、大脑镰旁、小脑幕、髓外硬膜下,鞍旁及脑室少见。CT为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周边水肿不明显,肿瘤呈均匀略高密度或不均匀混杂密度,其内未见钙化影,部分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囊变坏死区,增强为明显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多环形强化,囊变区不强化。MRI信号变化较复杂,T?1?WI多为等或混杂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
4.颅骨血管瘤
是原发于颅骨的良性血管性肿瘤,临床少见。本病起源于颅骨板障,系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形成的错构样新生物,掺杂于骨小梁间,不易分离。女性高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是40岁左右。病变多位于额骨和顶骨,一般为单发,偶有多发或恶变的报道。CT示板障边界清楚的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内有放射状骨嵴和骨性间隔,放射状骨针与颅板垂直。MRI表现为T?1?WI和T?2?WI高信号,其内可见放射针状低信号间隔,增强后呈非均匀强化。
专家点评
本病例属于2013年WHO骨肿瘤分类中纤维源性肿瘤中间型(骨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本病例病理诊断为孤立性纤维源性肿瘤,其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来源于树突状间充质细胞的梭形细胞肿瘤,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为交界性或恶性。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65岁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但以胸膜处最多见,其次为头颈部,其他部位罕见,很少累及骨骼。
CT平扫肿瘤呈等或略高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肿瘤内钙化罕见。MRI上肿瘤多数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且信号不均匀,这可能与肿瘤内部组织结构、出血及坏死有关。在动态增强扫描时肿瘤可以表现不同强化形式,与肿瘤血管、瘤内细胞密集度和致密胶原的分布密切相关。有文献研究发现T?2?WI低信号区增强后强化,表现为“黑白征”或“阴阳征”,对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而“脑膜尾征”及骨质破坏对于邻近脑膜生长的肿瘤来说不是特异性表现,也不能通过此鉴别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和脑膜瘤。
对于本例患者而言,病灶在CT上呈软组织密度,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并可见囊变坏死区,与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影像表现比较符合。但由于本病在颅骨发病率极低,并且患者年纪较小,因此易先考虑为嗜酸性肉芽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LK阴性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影像案例解析.docx
- B 细胞性淋巴瘤影像案例解析.docx
- Becher型肌营养不良影像案例解析.docx
- Rosai Dorfman病2例影像案例解析.docx
- 不典型骨髓炎影像案例解析.docx
- 成釉细胞瘤影像案例解析.docx
- 单纯性骨囊肿影像案例解析.docx
- 弹力纤维瘤影像案例解析.docx
- 低级别纤维肉瘤影像案例解析.docx
- 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影像案例解析.docx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