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族的教育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契丹民族的教育特色

摘要契丹王朝由辽太祖耶侓阿保机建立,经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及天祚帝共九个皇帝,史称为“辽”,共存在二百一十年。在此期间,它与五代、北宋政权对峙,使我国于唐朝后再次出现南北分裂局面。但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东北地区联为一体,并通过侵略中原及学习其先进经验等,使得该地区原有的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然而在教育方面上,契丹民族并未完全摒弃了本民族的一切特点,而是充分的把中原文化与其自身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民族教育。

关键词契丹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33-02

契丹族本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用此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唐末乘中原之乱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改国号为大辽。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扬,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在其二百多年的统治期间,不但提升了本民族的经济面貌;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得这个原本落后野蛮的民族步入了新文明时代,也为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五京学与地方官学

辽代的教育制度和措施,主要是仿唐宋,但没有全部照本宣科,与自己的特色相结合形成了新型教育模式。辽代学校的兴建始于辽太祖时,其后各代君主都相继扩建或增设学校,学校的设置由京城向各地发展,最终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规模。由于辽国历代皇帝继续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所以皇帝“四时捺钵”之地,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豍因此,辽代没有建立官学体制,而是创立了五京学。辽代五京学具有中央和地方官学的二重性质。辽太祖建国初在都城上京设立国子监,总领教育行政事务。主要职官有祭酒(主管官)、司业(掌管教务)、监承(副职)、主簿(秘书)等。豎上京还设有太学,招收生员传道授业。辽太宗时在南京设太学,又称南京学。辽道宗时相继兴建中京、东京、西京太学,后又诏建中京国子监,并亲临祭祀孔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豏终辽之世,尊孔崇儒,成为辽代文化教育政策的核心,直接影响着辽代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育设施。崇儒尊教,推动了汉文学术宗教的振兴。辽国初期,地方官学还未普遍设置,以后随着儒学传播逐渐建立起来。辽道宗时下诏设学养士,扩大学校规模,将儒学五经传疏颁赐给地方官学,在重要的府、州、县普遍设立了学校,并委派博士、助教作为专任职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教育体系。(1)府学,为府所建立的,如黄龙府学、兴中府学,学官设置与国子学相同。(2)州学,为州所设立,名随主办者而加前衔,如三京道团练使州学、东京道防御使州学等,所设学官设置与府学相同。(3)县学,学官设置照前共设府、州、县三级学校。豐这套教育体系是仿照北宋学校模式而建立的。辽国历代皇帝都尊崇孔子,推崇儒学,因此,辽代的学校教育把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典籍作为主要研习内容。

以五京学取代了中央官学,这对学样教育的普及,对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也起了推动作用。契丹民族本无教育时尚,只是因为自身统治需要而借鉴了唐宋的文化及教育制度,但其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拿来即用。而是针对并结合了其民族自身的特点,创建并发展了五京学,充分的推崇了儒家的文教政策,扩大了文化的普及。契丹民族能够借鉴汉民族教育优点,成功融合创出五京学,不仅满足了统治者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也相对的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契丹民族从官学中成功的借鉴,创出五京学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

二、私学

由于在辽代官学的学生来源多数是契丹贵族子弟或是汉族地主阶级子弟,而广大的贫苦人民只能靠自学途径来学习。于是私学便在辽代兴起。私学与官学的区别在于私人办学和私人教学。不属于国家学校体系。私学教学主要形式是家学和私塾。辽代有许多人由于得益家庭教育而声名显赫。例如:《辽史》卷一○七《烈女·邢简妻陈氏传》记载:“陈氏甫笄,涉通经义,凡览诗赋,辄能诵,尤好吟咏,时以女秀才名之。年二十,归于简。孝舅姑,闺门和睦,亲党推重。有六子,陈氏亲教以经。后二子抱朴、抱质皆以贤,位宰相。”又《辽史》卷八○《邢抱朴传》记载:“初,抱朴与弟抱质受经于母陈氏,皆以儒术显”。豑可见,邢抱朴、邢抱质都是通过私学培养出来的名臣儒士。而私学中的另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是私塾,它广泛设于城镇和乡村。讲学的人一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