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
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
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分型】
1、全前循环梗塞。2、部分前循环梗塞。3、后循环梗塞。4、腔隙性梗塞。腔隙性脑梗死
是一种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
位。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腔隙性脑梗死
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管腔变窄,
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万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一个高血压患
病率较高的国家,因此这一类型的脑梗死很常见。
【症状】
1.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
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糊涂,颈内
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
疝和昏迷,常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
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栓塞再发或继发出血。
2.约4/5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
灶性癫痫发作等,偏瘫以面部和上肢较重。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约占1/5,表现眩晕、复视、
交叉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栓子进入一侧或两侧大
脑后动脉导致同向性偏盲或皮质盲,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导致突然昏迷、四肢瘫或基底动脉
尖综合征。大多数病人伴有风心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心脏手术、长骨骨折、
气急、发绀、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肾栓
塞(腰痛、血尿等),肠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皮肤栓塞(出血点或瘀斑)等体征。
【辅助检查】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
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
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3)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
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
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时间窗内准确确定梗塞的大小和部位。常规CT在
发病24小时内难以识别脑梗塞
(5)血液生化常规血流动力学及凝固功能检查
(6)脑血流超声波
【诊断标准】
1.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2)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3)
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
炎、血液病等;(4)一般发病后1~2日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如有大面积梗塞意识情况发
病时即会昏迷,渐行加重;(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6)腰穿
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7)CT检查发现脑梗塞部位。
2.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多为急骤发病;(2)多数无前驱症状;(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
性意识障碍;(4)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
含血;(6)同时伴有其它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超急期:0-6小时治疗的黄金期;急性期:6-72小时;亚急及慢性期:72小时。
一、一般治疗:
(1)脱水降颅压,扩容稳压,常选用静脉用药,最好用输液泵,防止血压过低加重脑梗塞。
临床脱水药物常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类固醇激素、白蛋白等。控制血压:早期收
缩压控制在120-180mmHg或舒张压控制在110-120mmHg,严密观察,如血
压220/120mmHg,应缓慢降压。颅内压增高:卧床,避免头部过度扭曲,避免ICP过度
增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畅等;亚低温治疗1)调整血压,脑梗塞
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
脑缺血。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塞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
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
(2)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