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三年级语文下表格教学设计).doc

9古诗三首(三年级语文下表格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同教育模式”课堂导学设计

课题

9.古诗三首

授课时间

课时

3课时

课标及教材解读

本课是第三单元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第一篇课文,本文三首诗分别讲了三个节日,要求学生了解节日的风俗以及节日的过程。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吟诵这些优秀古诗,是学生继承中华文化遗产,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底蕴,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尤其是在有一定的古诗学习实践经验的中高年级中学生都不擅长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古诗。

课时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素养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课前预学与测评

借助工具书,弄懂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字形。

2;读古诗,从课文中圈出生字,自学生字。

导学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活动一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教师范读三首古诗。

活动二

(二)识记《元日》这首诗中生字的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学习《元日》。

(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课件出示)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课件出示)

(二)理解古诗

活动三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导交流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得出:诗意: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指名背诵

四、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背诵《元日》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3.简介诗人杜牧:(课件出示)

活动一

二、识记《清明》这首诗中生字的字形,书写生字。欲魂借酒何牧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三、学习古诗《清明》。

活动二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请同学们按这样的节奏读一读,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古人过清明节的几个画面?

3.学生交流,师指名说。

4.全班交流得出:

诗意: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三、全班齐读《清明》,品味感悟理解。

第三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活动一

1.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

文档评论(0)

压力山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