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预习提纲;;1.使用判断的原因:认识事物所需;看视频,作判断;2、判断的含义;(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①真: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4.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相关链接】哲学认识论、形式逻辑和日常生活三个领域断定判断真假的标准;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

1.这是新学生宿舍。

2.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3.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思考:如果说概念是用词语来表达的,那么判断是用什么来表达的呢?;(3)有的语句不能表达判断

如: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4)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1、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一般地讲,疑问句只是提出一种疑问,并没有对事物情况作出断定。祈使句是提出愿望或请求,也没有对事物情况作出断定。感叹句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语句,一般没有对事物情况作断定(具体分析)。由此可见,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不直接表达判断。

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对于同一个判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

3、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在不同的语境里,同一语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而判断就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所以,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①逻辑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

②难道你不是因为我才美丽?

③那是你的书吗?

④你快过来!

⑤上帝啊!

⑥禁止醉酒驾车!

⑦你真是太漂亮了!;2、判断的类型:;类型;

;判断的概述;1、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①小姑娘长得很漂亮。②难道西湖风景不美吗?

③人是谁创造的呢?④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⑤祖国山河多么壮丽啊!⑥啊,我的天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2、下列表达不属于判断的是()

A.小王和小李是同学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C.今天是阴天还是晴天呢D.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3.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②有真假之分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属于()

①真判断②假判断

③肯定判断④否定判断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