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意识 论文.docx

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意识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意识

摘要:数学是生活和劳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提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些本质,提搞师生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意识,能够更好的实现新课标改革体制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应用意识

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和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思考和探索;本文对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提升。

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带着一双慧眼,捕捉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根据实际生活情景,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阶段,如果从生活出发来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会刺激学生的直观思维,让学生更好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的引入上,我首先用图片“涟漪”导入,使同学们认识到同一个现象从语文角度和数学角度会有不同的发现,从而引入课题。在教学“认识图形(一)”一课时,让同学们发现教室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且在寒假实践作业中,布置的实践作业便是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有趣的拼搭”时,通过“滚一滚”、“堆一堆”,发现盖房子不能用圆柱或球形的砖块和汽车的车轮不能用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形状的原因,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纸面上的数学知识紧密结合我们的生活,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以生活为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对于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这样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面: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书本知识一般表现为概念、定理和原理等,这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学生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来源于生活,把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引入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王大伯买了一些篱笆,想要围城一片园地,固定了四边的长度后,是围成长方形得到的面积大还是平行四边形得到的大呢还是一样大呢?”按照正常学生们的思维,认为边长固定不变,那么面积也是相同的,那么带着生活中的问题从课堂中寻找其中出现的数学知识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提出“要外出旅行的计划,查阅目的地的天气情况,那如何直观地看出温度的变化趋势呢?”这时候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魅力,使几个数字用折线的形式反映出来,一目了然。

三、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和观点的滞后

首先是社会环境这个大氛围,应试教学的观点深深桎梏着教学模式,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长期以来普遍采用、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传授—接受式。

教育者以及家长将大量的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传授,只要求学生熟记课本概念或者题海战术去解决问题,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主张的在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和以杜威为代表主张的在教学中的“学生中心”这两种倾向,或者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或者忽视教师主导作用,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行不通的。最常见的是,在注重效率、质量与升学的功利驱使下,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相对忽视尊重、关怀学生,以至于教师仍然居高临下,讲的过多、管的过死,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数、排名优先等词语,称为“好学生”的冠名词,使学生、家长、教师的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分数上,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正常成才成长。

(2)教学方法的局限

由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