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成功源于起始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的成功源于起始

摘要:新课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教师必须驾驭自如的教学艺术。因此,只有在正确认识新课导入的意义、遵循新课导入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媒体、实践器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经过教师认真构思、巧妙设计而成的导入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意义,原则,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其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以及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数学的自然观、数学态度等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否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取决于每一节数学课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生活中当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开头部分总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开头新颖有趣,引人入胜,就会吸引我们一步步地做下去。上课也是一样,一个好老师应该知道怎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举足轻重,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这一“龙头”设计得新颖别致而又富有时代气息,将为后面的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新课的导入又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奇而变得浮躁,脱离知识。所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很有意义,其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在小学数学课中包容了很多生活中的基础知识,因而新课导入的方法也有很多。

一、新课导入的意义

数学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新课导入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一名言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是教学的目标,换言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

然而,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新课导入这个环节,对1学生学科兴趣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数学学科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从而达到“教之得心应手,学之轻松愉快”。

2.增强数学课的凝聚力

数学课是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天真烂漫,贪玩好动的个性,数学课几乎每一节课都要有学具以及课件进课堂,有时需要同位之间互相做实验,有时需要观看电脑课件,学生有很多机会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儿童这一心理需求。

然而,数学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去探索生活中数学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数学的严谨态度和研究方法。这不是凭学生一时的热情可以实现的,也不是凭新课导入的技巧可以完成的,而是要依靠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但是,如果教师新课导入的方法得当,就能让学生感到每一节数学课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灵动的、新鲜的。在新鲜感的驱使下,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就会感受到数学课的魅力所在,甚至感到不上数学课就好像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似的。由新课导入产生的这种效果说明,有效的导入方法必将有利于增强数学课堂的凝聚力。

二、新课导入的原则

新课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学生有了这样的愿望,就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养成全神贯注地进行数学学习的好习惯。为此,教师在新课导入设计上应遵循下列原则。

1.时效性原则

新课导入要有生命力,就必须有时效观念。注意减少无效益的时间,以提高新课导入的教学价值。为使新课导入更有成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走向,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使新课导入具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色,并能有效击中学生的兴奋点,让数学课一开始就富有吸引力和粘合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动机。

2.针对性原则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精心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尽可能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新课导入还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须知:只有教、学都兼容的导入方法才是最好的。

3.趣味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新课导入要着眼于兴趣因子的渗透,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而又愉快地迎接新知识、探求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

4.整体性原则

新课导入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