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11 岳阳楼记-学习任务单.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11 岳阳楼记-学习任务单.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岳阳楼记》

教科书

书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诵读全文,感受作者的语气、情感变化。

2.欣赏作者写景的妙处,理解其用意所在。

3.领悟古仁人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忧乐情怀。

课前学习任务

1.预习《岳阳楼记》,读通全文,梳通文意。

2.网上搜索关于《岳阳楼记》的相关资料以及作者范仲淹的背景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请同学们诵读课文,划出语气词及相关提示性语句,想象自己就是范仲淹,把握各段的语气、语调,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学习任务二】

同学们可以回顾赏析写景的方法,选择课文第二至第四段中最有感觉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我赏析的句子是:(划在原文)。

我赏析的角度是:,我的赏析是:。

【小贴士】:可以从语言(句式、用词)、写法(借景抒情、对比)、描写角度(画面色彩、声音、动静结合等)、修辞等角度加以赏析。

【学习任务三】

1.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异”在何处?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面对阴晴变化的景色,迁客骚人的心情是“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是“以物喜悲”。

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结合材料1、材料2,探究作者写古仁人之心的用意何在?

【材料1】公元1015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及第,二人政治志趣相投,成为终身好友。庆历二年(1042年),二人曾在西北泾州合力守城,在不利条件下将西夏军击退。1043年,滕子京被诬陷贪污公款,范仲淹积极为其辩护。1044年,滕子京在岳州期间,迁建岳州学宫、兴水利、重修岳阳楼,并写信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深知重修楼宇必然花费颇多,担心有人会再次借机弹劾滕子京,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对滕子京政绩给予肯定和颂扬。1047年,滕子京因治理巴陵郡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这也算是朝廷对他的最后肯定。

【材料2】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3.阅读材料3,探究范仲淹他没有去过岳阳楼,他是看着画写的,他的记文为什么能写得如此传神,气象万千。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材料3】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范仲淹26岁登进士科后因敢于直言,屡遭贬斥不被重用;52岁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54岁时,提出改革措施触怒守旧派;55岁时又继续遭贬,流转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推荐的学习资源

1.课外推荐阅读《宋史·范仲淹传》。

2.结合本节课所学,阅读《严先生祠堂记》按照赏景的角度及抒情议论的评价角度,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