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荷塘月色》(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原卷版.docx

2.2.1《荷塘月色》(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课《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握朱自清在遣词、修辞等方面的写景特色,感受《荷塘月色》的语言和文辞之美。

2.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悟写景背后蕴含的心灵之美、文化之美。

3.学生通过“穿越时空”情景任务的创作尝试,理解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审美旨趣,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与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1.把握朱自清在遣词、修辞等方面的写景特色,感受《荷塘月色》的语言和文辞之美。

2.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悟写景背后蕴含的心灵之美、文化之美。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文学常识

朱自清,原名________,号________。后来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作家、教授、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散文名篇初中学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绿》《威尼斯》《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背景资料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清华园,此时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人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怀着火一样热情的启蒙者碰到的却是冰一般冷酷的现实,觉醒的个性却无法找到让个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幽僻()煤屑()蓊郁()曲折()

酣睡()袅娜()踱步()羞涩()

倩()影梵婀()玲弥望()颤动()

媛女()点缀()渺茫()参差()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草木茂盛。

②()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③()慢慢地行走,速度不快。

四、整体感知

1.简述《荷塘月色》的层次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作者的奇闻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屠宰时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