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使文字淡如水,不妨情怀悄意生

——《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俯视知不幸,扣词品析,换词比较,从文本细节中读出老王的“不幸”,从平淡简洁的语言中读出作者的怜悯。

2.平视起敬意,结合时代背景,感受平凡的老王身上最大的“善良”。

3.仰视道愧怍,前后勾连,深入理解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原因及其自身难能可贵的觉知。

【教学重点】

1.解读老王的“不幸”与“善良”。

【教学难点】

1.体味杨绛的“愧怍”与作为知识分子的觉知。

【教学方法】

1.扣词品析,细读文本。

2.熟读精思,深读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一首杨绛介绍小诗导入

1.?师生齐读小诗,了解杨绛。

教师导入:有这样的一个女子——

(生齐答)她就是——杨绛

教师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当文革结束多年以后,杨绛再回忆起那段苦难岁月之中给她温暖、施她善良、引她愧怍的那个人的故事——《老王》。

2.?学生齐读文末重点段落,感知杨绛写作情绪。

明确:

我们从中可以读出来,当杨绛一再追忆起老王时,她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情绪?——不安和愧怍。(解释“愧怍”有惭愧之意)

请一生带着这些情绪,展示朗读;另一生对其朗读进行评价;教师进行从重音、停顿、语气和语调等方面进行补充点评并明确朗读这一段文字时应放慢朗读的语速,加点抑扬的语调,带上不安和愧怍的情绪,并请全体学生再次朗读。

?3.?展示学生预习提问,明确本节课学习探究的核心问题。

教师导语:

之前老师在平板上给大家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请同学认真地预习《老王》,并向老师提出一个最想在课堂上得到解决的问题。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都仔细看了一遍,梳理整合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同学在读完后都很困惑,老王到底做了什么,使得作者杨绛在每次回想起他时总觉得心上不安,甚至多年后依然愧怍呢?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要重点探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散文,就是看别人,见自我。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视角来看一看老王,品一品语言,读一读杨绛。?

【设计说明】本环节将杨绛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和人生态度以诗句概括的形式导入,直切主题。其次,通过文中重点段的朗读教学和核心问题的明确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请君入瓮,引领学生走进《老王》的学习情境。

二、俯视知不幸

1.仔细阅读课文第1-4段,咬文嚼字,圈点批注:你从哪些细节读出了老王的“不幸”?

明确:

被社会抛弃——进不了蹬三轮的组织中,一个人单干。

身世孤苦——没有可以倚靠的亲人。(调换语序)

生计艰难——蹬三轮是老王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换词比较、关注“小”词)

眼生恶疾——一只眼得了夜盲症,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

被恶意中伤——“这老光棍”“年轻”“不老实”这些词语的使用很难不引起听者的联想,老王的瞎眼病非但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同情,反而成了他们茶余饭后妄加揣测、恶意中伤的谈资,被他们所排挤。(前后勾连)

住所寒酸——“荒僻”“破破落落”“塌败”,强烈地突出了老王居住条件之简陋。

无“家”可归——当杨绛问起那里是不是老王的家时,老王却答非所问,一个“住”字,何处是他家园啊?一个很突兀的词写尽了老王的孤独凄凉。(发现疑点)

2.在杨绛的苦心经营的语言中,更深地理解老王的不幸。

教师导语:

老王是很不幸的,而杨绛在写作老王时也有意无意通过语言的处理来加深了老王的不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学生分组朗读原句“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和改句“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思考能不能调换原文的语序。明确作者如此的处理能带来语调上的起伏,加大了情感上的落差,更突显了老王的无依无靠。

(2)学生辨析“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和“他靠着生活的是一辆破旧得到三轮车”,感受老王在生存底线苦苦挣扎的生命状态。

教师补充:在现代汉语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伶仃,最无奈最心酸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了。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这就是——“活命”。

(3)学生寻找文中所有的“只”字,并在朗读“只”字所在语句时对其重读。

教师导语:老王没有温暖的家庭,没有能够倚靠的亲人,没有健康的身体,这已是大不幸了。可是悲惨的命运仍然不肯罢休,又将他逼入绝处。“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车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这一次,命运又向他下了什么重手呢?——使得原本就很微薄的经济收入变得更是寥寥无几。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绝望呢?文中还有太多的“只”了,我们都把它找出来,读一读,要注意每一个“只”都要重读。

3.?教师总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老王》这篇文章中,语言平白如话,几乎没什么难

以解释的字词,也几乎没有读不通的地方。但大俗即大雅,越是这般不加浮饰的,往往越是刻画到极致。越是这样朴实直白的文字底下,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