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下昂的构造方式和结构作用
——《宋清营造法式》课程作业
目录/Contents
昂的概念昂的作用
0103
1.1昂的定义
1.2昂的起源
案例分析
昂的构造04
02佛光寺东大殿柱头铺作
1.1昂的构造
1.2昂尖的做法
1.3昂尾的做法研究现状
1.4昂的长度05
1.5昂的斜率
1
图片来源:陈明达著.《营造法式》辞解[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7.P190
图片来源:李剑平编著.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1P32
1
浙江部分木牌楼中使用了下昂这一构件,特别是浙南水嘉、乐清的大型木牌楼各铺
作均设有结构性下昂。昂这一构件出得很早,现在大致的说法是最初由斜梁演化而
来。在木结构体系中,斜梁是出现最早的梁仿构件。原始人类即利用相互倾斜的树
枝搭成居住的棚舍。在半
坡遗址中,像F37了门道即用斜梁交叉作为门道前方支点。此外一些呈倾斜状的柱洞
表明原先也是固定斜向构件的,很大可能是斜梁。
黄培量著.浙江木牌楼式建筑研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03.P41
昂在汉代称“櫼(jiān)”,他的形象见于东汉明器。
唐高宗总章二年的建名堂诏中就已提及“上枊(àng)”及“下枊”,现存最早
昂的实例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由此推测,处于汉代与唐代之间的南北朝
时期是昂形成的时期。
佛光寺大殿柱头斗栱
胡金.谈“下昂”的形式与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图片来源:公众号文博山西)
2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P107
飛昂其名有五:一曰櫼(jiān),二曰飛
昂,三曰英昂,四曰斜角,五曰下昂。
造昂之制有二:“一曰下昂,自上一材,
垂尖向下,从枓底心下取直,其长二十三分。
自枓外斜杀向下,留厚二分;昂面中䫜二分,
令䫜势圆和。”
2.1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P107
亦有于昂面上隨䫜(āo)加一分,訛殺至兩
棱者,謂之琴面昂;亦有自枓外斜殺至尖者,其
昂面平直,謂之批竹昂“。
造下昂之制
(图片来源: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潘谷西《营造法式》解读第2版P100
一般认为批竹昂在唐代开始出现,但是在
平遥五代时期的镇国寺万佛殿外檐已出现批
竹昂。由此推测,批竹昂应在五代和初唐之间
出现,并在唐、辽、金时期都大量采用。昂面
外形凹圆,称为凹面昂。进一步将凹面昂的曲
面讹杀出两棱,称为琴面昂,装饰性较凹面昂
更加强了。除了《法式》所记载的三种昂杀形
式之外,晋祠圣母殿上檐柱头铺作与其前献殿
外檐的补间铺作均出现了昂面不凹但讹杀出两
棱的批竹昂,叫做批竹琴面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