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刺络拔罐技术.docx

刺络拔罐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刺络拔罐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刺络拔罐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刺络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以到达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刺络拔罐疗法是将放血与拔罐相结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感冒、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等疾病。

一、常用器具及根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玻璃罐、竹罐、陶罐和抽气罐等。

〔二〕拔罐的方法

火罐法

闪火法:以持针器或血管钳夹住95%的乙醇棉球,一手持点火工具,一手持罐,罐口朝下,点燃后将火快速深入罐内旋转一周退出,快速将罐扣在选定部位。

特别提示:嘱患者保持体位相对固定;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拔罐时要防止点燃后乙醇下滴烫伤皮肤;点燃乙醇棉球后,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及罐内,以免将火罐烧热烫伤皮肤。

投火法:用乙醇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快速将火罐吸拔在选定部位。

特别提示:因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落下易烫伤皮肤,故只适宜身体侧面横拔。

贴棉法:用1~2cm大小乙醇棉片,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将火罐快速吸拔在选定部位上。

提别提示:棉花浸乙醇不宜过多,以免烫伤皮肤。

煮罐法

此法一般使用竹罐,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1~2分钟,用镊子夹住罐底,提出后用毛巾吸去外表水分,趁热按在皮肤上。所用药液,可依据病情打算。

抽气罐法

用抽气罐置于选定部位上,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而吸于体表。

〔三〕刺络拔罐法的操作

消毒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或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然后将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

适应症:发热、乳腺炎、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四周性面神经炎、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扭挫伤、急性中暑、腰椎间盘突出、流行性感冒、腱鞘囊肿等。

特别提示:检查针具,排解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严格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留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24小时内不要沐浴;疗程视病情轻重和病人体质而定,通常隔天1次。

〔四〕起罐方法

起罐时,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轻轻按压,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行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二、常见疾病的刺络拔罐疗法

〔一〕蛇串疮〔带状疱疹〕

本病是以呈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苦痛猛烈为特征的皮肤病,春秋季多发。多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其前驱病症可表现为患部灼热、苦痛等,继而皮肤消灭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的红斑、水疱,伴猛烈苦痛,多发生于腰胁部,亦可见于头面、下肢等处,可伴有全身病症。日久不愈者,局部经脉气血瘀滞,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苦痛。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展诊断。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操作步骤】局部取穴为主,承受刺络拔罐法。

【取穴】龙头、龙尾、阿是穴。

【留意事项】操作完毕后,嘱患者避开摩擦患处,勿洗浴。留意火罐的清洁消毒。

〔二〕腰痛病〔腰背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由于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缘由,导致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变化。局部可见苦痛、僵硬、活动受限和脆弱无力等病症。急性损伤后未能准时治疗,肌肉筋膜组织渐渐纤维化,经络气

部阳明经脉,经络空虚,气血运行特别而消灭口眼斜。外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慢性劳损,肌肉筋膜组织产生粘连,迁延而致慢性苦痛。或外受风寒,经筋气血运行不畅,也可致本病形成。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公布的《中

部阳明经脉,经络空虚,气血运行特别而消灭口眼

斜。外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经穴为主,承受刺络拔罐法。

【取穴】大肠俞、腰眼、肾俞、阿是穴。

〔三〕面瘫病〔四周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病症,发病急速,为单纯的一侧脸蛋筋肉缓慢,无半身不遂及神志不清等病症。本病多因汗出受风或劳累后面部着凉,以致外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面

感风寒不解,入里化热而消灭阳明郁热或素体气血亏虚,邪气乘虚而入导致阳明失畅,经络受阻,亦可发为此病。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展诊断。

【治则治法】疏风通络,调和气血。

【操作步骤】承受刺络拔罐法。

【取穴】地仓、颊车、阳白。三、禁忌症

精神过于紧急、醉酒、过饥、过饱、过劳、抽搐不合

作者。

重度心脏病、呼吸衰竭、皮肤局部溃烂或高度过敏、活动性肺结核、全身消瘦以致皮肤失去弹性、全身高度浮肿者及恶性肿瘤患者。

有出血性疾病者。

妊娠妇女腹部,腰骶部及五官部位、前后二阴等,面部及儿童禁用重手法。

局部有疝疾病〔如脐疝、腹壁疝、腹股沟疝等〕、静脉曲张、癌肿等。

四、留意事项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饱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

拔罐时要依

文档评论(0)

159****2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