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一、奠基--先秦;(二)商朝:内外服制;材料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2:“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3:“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一、奠基--先秦;一、奠基--先秦;一、奠基--先秦;周朝分封示意图;一、奠基--先秦;材料1: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材料2: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3: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史记》

材料4:“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1.原因:

①经济根源:适应维护小农经济基础的需要。

②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④政治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2.历程:

战国萌芽—秦汉确立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辛亥革命结束。

3.政治制度

(1)皇帝制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4)文书;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4.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加强中央集权。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三、发展--汉--清;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三、发展--汉--清;三、发展--汉--清;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