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探析.docx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探析

【摘要】在“双减”政策与新课标背景下,本文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广州市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材内容基础上,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的预设、实施、反馈,以智能评价工具为抓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营造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评一体化”高效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达成一致性。夯实过程性评价数据反馈和优化终结性评价目标修正,对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能够为实现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既要加强过程性评价,也要完善终结性评价”[1]。新课标倡导教师在信息科技课堂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使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三者达成高度一致,同时也把学生课堂过程性评价与学段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落实教育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相关概念定义

根据相关文献显示,美国泰勒最早提出将评价与教学融合在一起,使教育评价更能有效地检验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随后,布鲁姆将“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推向了课堂实践领域。此后日本学者水越敏行等人相继提出“教学评一体化”思想和实施基本原则。“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评一致性”在课程教学实施领域螺旋上升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更高层次研究理念的体现[2]。国内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最早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概念,他认为,“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学”“评”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程度,是由目标导向的“教学一致性”“评教一致性”“评学一致性”三个因素组成,“教学评”两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关系,相互组合成一个整体,构成“教学评一致性”的所有涵义[3]。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学评一体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评价结果有助于后续的课堂教学;二是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而“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更加强调聚焦于后一种水平,并实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统一[4]。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

1.国家和教育部文件精神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强调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及时反馈等功能[5]。可见,“双减”为课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既要加强过程性评价,也要完善终结性评价”,由此可见,在信息科技课堂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它能优化教学环节,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评一体化”在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标准内容丰富,它阐述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相关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对一个学科的设计到实施进行了详尽的表述。而“教学评一体化”则是属于课程标准中教学实施策略、措施部分,是整个学科教学目标实施的一种具体化建议,对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起到基础和关键作用,其地位作用如图1所示。

图1?“教学评一体化”在课程标准的地位作用

从宏观看,国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整体教育指导思想、目标与理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整个教育界的整体目标,是义务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为各个学科课程标准指明方向。

从中观看,每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则是基于总体改革方案中的课程培养目标、基本原则、教学时间为指引进行各个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总设置。其中课程目标包含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需要共同达成的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旨在指导教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各阶段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实际情况而划分,基本上遵循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比如信息科技学科中“信息意识”学段目标,在第一学段(1~2年级)只是让学生体验和知道什么是信息科技,在第二学段(3~4年级)则需要了解和知道信息科技的价值和作用,而在第三学段(5~6年级)则发展到根据自身需要有主动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