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本课重点: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课难点:对中共领导下的政协制度的认识;

知识概要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

2.开始:《临时约法》的颁布

(1)内容: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发展:(1)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竞争。

(2)1912年,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3)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发动二次革命。

4.失败: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国民党政府时期——实行“训政”

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统治结束。

2.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3.内容:以党代政,党掌握实权,剥夺人民权利。

4.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5.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

二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背景

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各地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

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19个解放区的建立),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探索

1931年11月,召开中华苏维埃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宪法大纲。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人民政权

意义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949年9月,《共同纲领》确立为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3)1957年后,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原因是:反右斗争扩大化,“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4)“文革”十年,遭到破坏和挫折

(5)“文革”结束后,逐步恢复和完善。完善的表现:

2.政治协商制度

(1)正式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意义: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新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共提出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政治协商制度被写入宪法,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习题巩固

1.孙中山说:“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据此,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赋予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这表明()

A.实现了男女平等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

D.辛亥革命使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命名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命名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命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

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

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

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

3.“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以下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目录的变化体现了()

1954年宪法目录

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备

B.人民民主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

D.“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5.据刘澜涛《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1945年1月)中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