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教参】§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ocx

【选择性必修2教参】§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2教参】§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2.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过程,说明生物富集的危害,认同应采取措施减少危害。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2.教学难点

(1)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三)编写思路

“问题探讨”以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的胡杨为素材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胡杨死亡后,为何不会腐烂,该问题涉及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问题二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物质组成的差别,其原因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是有关的。这两个问题都涉及物质循环,由此可顺利引人本节内容。

引言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CO,分子离开人体后的去向,想象碳是怎样进,人体内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理成章地引入对碳循环的探究。接下来,教材就以碳循环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物质循环的过程。在“碳循环”的小标题下,教材先介绍了有关碳的基本知识背景,然后安排“思考.讨论”活动,并进-步给出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变化等。这两部分资料都是学生分析、探究的基础。接着,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阐述了碳循环的过程,然后归纳物质循环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研究物质循环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接下来讲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现象。发生生物富集的物质也进行着物质循环,但因这类物质难以被生物体消化、降解,不易被生物体排出,因此会积聚在生物体内,从而产生生物富集现象。这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考虑到初中生物学教材曾介绍过DDT的生物富集现象,因此本节以重金属铅为例进行介绍。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彼此依存的,接下来,教材简要介绍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将生态系统这两项主要功能综合起来进行理解。

本节设置了“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

本节依然注重引导学生建构概念模型,例如,要求学生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碳循环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借助模型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碳循环过程。本节通过“与社会的联系”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与CO,排放的关系,以及我国通过大面积种植人工林、秸秆还田等措施固碳,有效地减少了大气中CO,的含量。这样既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也突出了我国的生态建设成就,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本节还通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介绍了景观设计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特别提示

1.教材在讲述碳循环时,增加了水圈调节大气中CO2含量的内容,这是因为海洋也是巨大的碳库,对大气中CO2含量的稳定起着--定的调节作用,增加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对碳循环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2.注意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的区别。教材主要介绍生物富集,即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是指在食物链上,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实际上,教材第64页的图3-11同时反映了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现象。

二、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建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闸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等内容的教学;第2课时,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质循环原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一)通过建构碳循环模型,概括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可以通过如下策略建构碳循环模型。

策略一以问题引导学生建构碳循环的概念模型。(1)非生物环境中的碳主要以什么形式和途径进人生物群落?(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和渠道传递?(3)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和途径进人非生物环境?

策略二视觉化教学。?创设情境:假如你在操场上运动,呼出了CO,分子,想象-下,CO2离开你后,会开始怎样的旅行?请学生绘制图片一“碳先生的旅行”。学生绘图、展示、交流;师生共同建构碳循环模式图,总结共性。

结合教材资料,请学生列举我国为缓解温室效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认同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并就“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碳排放”展开讨论.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

在建构碳循环模型的基础上,归纳概括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通过食物链(网)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2)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3)碳循环具有全球性;(4)通过碳循环的实例,提示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