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课件:《论语》十二章.pptx

高中语文教学课件:《论语》十二章.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十二章.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

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掌握其中的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学习目标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圣府大门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尊为“至圣”,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孔子思想

2、孔子思想

(2)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

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

宋代把它与《大学》

《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关于《论语》

知识链接“五经”:

《诗》、《书》、《礼》

《易》《春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序号

篇目

内容概要

1

学而第一

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2

为政第二

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3

八佾第三

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4

里仁第四

讲仁德的道理

5

公冶长第五

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7

述而第七

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

泰伯第八

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9

子罕第九

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

乡党第十

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1

先进第十一

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2

颜渊第十二

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3

子路第十三

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14

宪问第十四

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5

卫灵公第十五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6

季氏第十六

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17

阳货第十七

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18

微子第十八

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19

子张第十九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20

尧曰第二十

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5-6]

预习展示

读课文

温馨提示:

1.注意生字的注音

2.注意朗读的节奏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德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