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提香画作《莎乐美》看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艺术
作者:王君如
来源:《美与时代·中》2020年第08期
摘要:人类创造了历史,历史也造就了人类,无论哪个年代,个人和其所处的时代总是
在进行着相互作用。文章以提香所绘制的《莎乐美》为例,分析了《莎乐美》中所体现出来的
提香的思想及精神,通过论述文艺复兴对提香的影响以及提香对文艺复兴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讨论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文艺复兴;提香;《莎乐美》
一、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弘扬者——提香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新浪潮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而当一种新的思想开始通过文艺
形式进行传播并被人们普遍接受时,一场变革也就产生了。
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一颗名为文艺复兴的火种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开创
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发起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新文化
运动,而人文主义精神正是其核心思想,并提出了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倡导
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画中的人物更加丰满灵动,画作更具
生活气息,与中世纪的画作相比,充满了生气与灵性。
(二)新浪潮中诞生的威尼斯画派
拥有着海上贸易的优势、充当着东西方桥梁的威尼斯可以说是商人的聚集地。这种共和制
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威尼斯的政治掌握在以贸易起家的商人手中,由此形成了商业
色彩浓厚的共和制,拥有独立与自由的政治氛围。这种开放氛围为文艺复兴在威尼斯的蓬勃发
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运河水面的反射,威尼斯城市中的光线变得绚丽多彩,因此威尼斯的画家在绘画时并
不注重雕塑般的造型和硬朗的轮廓线,而是对丰富的色彩和富于变化的光线更加敏感。这些画
家认为对形与色的探究便是文艺复兴的精髓所在,由此应运而生的威尼斯画派的画作充满了自
由的世俗气息和追求舒适豪华生活的享乐情调,人们追求自由与激情,即使画作是宗教题材,
也充斥着美好的人世间的烟火气息,富有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威尼斯画派的集大成者——提香
提香韦切利奥·1490年出生于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卡列多,作为名门望族之后,年少提香在
1500年被送进了威尼斯著名的乔凡尼·贝利尼的画室学习绘画,师从开创了威尼斯画派的乔凡
尼·贝利尼,而同学则是著名的画家乔尔乔内。在威尼斯自由独立的社会氛围和名师良友的影
响下,提香不到30岁就已经声名远扬,成为威尼斯画派的集大成者,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
绘画风格。
提香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提香在创作初期侧重于表现人的丰腴、健
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时的他喜欢通过对人体美和大自然美的歌颂来唤起人们的崇敬之情,
体现出人文主义,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世纪1620年代到40年代,提香完善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期间他塑造的人物表情开朗、
欢乐、安详,形象健康、优美。提香这时期的作品虽然有享乐主义的倾向,但提香艺术作品的
主流还是歌颂人的精神和人的内心之美。
世纪1650年代以后,意大利一直处在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萧条与衰落中,这时期的人文主
义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提香晚期的作品不但比之前更加丰富多样,而且仍然坚持先进的人
文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庄严、浩大而深沉,表现了人与周围环境、人们与
敌对人文主义的反动势力之间的残酷斗争。
二、提香作品《莎乐美》的特征
(一)《圣经》中的“莎乐美”
莎乐美的形象出自《圣经新约》·,故事先介绍了希律王因娶了自己兄弟的妻子,也就是
莎乐美的母亲希罗底,遭到了为众人施洗的刚正不阿的施洗约翰的谴责,怀恨在心的希罗底想
要杀掉施洗约翰,又忌惮其在群众中的地位,于是她便在希律王的宴会上利用了自己的女儿莎
乐美,让其为希律王跳舞,在取得了希律王的欢心后让莎乐美提出砍下施洗约翰的人头的要
求,施洗约翰因此遇难。
其实圣经原著中对莎乐美的描述不多,她的出现仅仅是为了衬托施洗约翰大无畏的殉道精
神。正是因为这种相对空白的描述,才为后世艺术家对莎乐美形象的不断填充与再创作提供了
空间。
(二)“莎乐美”形象的变迁
莎乐美最早的形象通常出现在6世纪到10世纪的《圣经》手抄本中,其中有一些以希律
王的宴会为场景的插图。这一时期绘画的创作形式以及创作内涵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