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pdfVIP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原经济区建立——中原崛起、XX经济开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XX省情与中原经济区建立

XX地处中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具有多

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产业开发组合条件好,区位优

势突出,交通地位重要,处于承东启西、联XX北的重要枢

纽作用。此外,这里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独特,在全国

和世界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原地区是我国粮食、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集中供

给区域,又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经济区域,具有独特的

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开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

作用。把这个区域作为一个经济区,作为整体来布局和谋划,

对于实现该区域内及我国区域间协调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而

且加快该区域开展,对于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

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中原经济区对XX经济开展的的意义

XX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农业要素聚集程度最高而工

业化水平又较低的地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类地区农业

要素被吸纳的程度和工业化的进展程度会直接影响整个中

国的工业化进程。该地区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这一地区是

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具有保障中国粮食平安的意义;其次是

中国农民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也是农民问题最突出的地

...资料.

..-.

区;第三是城镇化水平低;第四是中国工业化由东向西推进

过程的支点,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域。因此,建

立中原经济区必将为整个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

区域支撑。所以,建立中原经济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有着极

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根据XX的省情特点,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核心问题还是

“三化〞协调开展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开展的重心由东向西

转移和中部崛起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尤其是作为第一粮食

产量大省和第一人口及农民大省的XX,既要承当保证国家

粮食平安的责任,又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土地就成

了工业化开展的硬约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构建中原经济区并将其上升为国

家层面的开展战略,不仅有利于加快这个地区“三化〞进

程,促使本地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加快中部崛

起提供支撑;还可以连通周围其他重要区域开展板块,使我

国区域经济整体格局更加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开展

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平安,

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构造

升级,促进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提

高可持续开展能力;有利于保护、开发、弘扬优秀的历史文

化,发挥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支撑力和带动力,提升我省文

化软实力。

...资料.

..-.

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与切入点

构建中原经济区,首先要确定好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

位:以保障农业和国家粮食平安为前提,立足城乡统筹,努

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开展。这样的定位,

有利于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立,必须把握好

切入点。具体应在以下4个方面狠下工夫: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是坚持实施中心城市

带动战略,以省辖市为中心,形成辐射能力强的城市群,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大力开展县域中心城市,将一批有

条件的县城开展成为20万人以上的城市。三是大力培育特色

中心镇,区分不同情况,把一些重点镇建立成为城市组团、

小城市和新型农村效劳社区等。

第二,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对省辖市,着力调整产

业构造,壮大主导产业,开展现代效劳业,不断提高城镇化

水平和质量。对县级城市中一局部经济实力较强的应以产业

集聚区建立为契机,提高城镇化水平;一局部仍然以农业生

产为主、经济开展较慢的县城和小城镇,应让那些有经济实

力的农民进入城镇,扩大城市人

文档评论(0)

198****2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