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docx

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初探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有关典籍更是浩如烟海,文言文就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与之相关的文言文教学,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在新高考的考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古今文化差异,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可行性高的辅助手段,当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堪忧。经过研究发现,成语由于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成为辅助教师摆脱高中文言文教学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围绕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和成语这一特定的语言现象展开探讨和研究,不仅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成语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曾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笔者认为,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可行性高的辅助手段,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偏向传统,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日趋减弱,师生之间的相互要求又高,再加上文言文自身独特的特点,导致当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且有雪上加霜之势。

穷则思变,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当务之急是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运用一切能够想到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媒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引导学生。成语有一种很特别的功能:大凡古代汉语中不能轻易被学生所理解的地方,文言实词也好,语法句式也罢,与其教师声嘶力竭地正面解释,倒不如列举一个成语作为典型的例子,只要简单引导,学生往往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成语”这一特定称谓,最早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人们将其称之为“成言”。根据前人研究综述,笔者认为,所谓成语,是指脱胎于古代汉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其基本形式为“四字格”,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正是由于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成语可谓是研究古代文言和文化最好的“活化石”。与此同时,对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成语,而且成语本身就是当下高考的一个必考点。试想,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很好地利用成语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算是另辟蹊径,尝试探寻一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子。这种做法从较为简单且耳熟能详的成语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既能积累大量成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这一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可谓一举两得。

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成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帮助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把利器,作为当下的高中生,学好成语、运用成语,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学好文言文。

二、借助成语学习文言实词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有关字词的特定词义,可以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学习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一)联系成语可以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轼的《赤壁赋》中有“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一句,很多学生对该句中“危”字的理解不准确、不到位,还是按照惯有的现代汉语思维去理解,当成“危险”之义,显然不符合语境。此时,若能借助成语“危言危行”,便可知“危”字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正直”“端正”之义,进而去探求“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一句中的“危坐”即“端坐”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表1所示。

表1

(二)联系成语可以学习通假字

通假也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生同样可以借助成语去学习。如表2所示。

表2

(三)借助成语可以学习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也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如果学生稍不注意,仍然利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义项去理解,很容易出现问题。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生同样可以借助成语去学习,如表3所示。

表3

三、借助成语学习文言语法

结合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和新高考的相关要求,笔者主要研究文言语法中“词类活用”这一语言现象,如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等。

(一)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等在句子里可以充当状语,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很常见,如“穴居野处”。其中的普通名词“穴”和“野”分别用作了动词“居”和“处”的状语,可翻译为“在洞穴居住,在野外生活”。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如道听途说(在路上,在途中),风餐露宿(在风中,在露水中),席卷天下(像席子一样),灰飞烟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车载斗量(用车,用斗),耳濡目染(用耳朵,用眼睛)。

(二)名词作动词

文言文中当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经常就会用作动词。例如:“文过饰非”。在这个成语中,“文”和“过”两个名词连用,第一个名词“文”在古汉语中本来多用作名词,但在这个地方活用作动词,是“掩饰”或“掩盖”之义,“文过”就是“掩盖过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