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时期

;一、课标解读;二、高考考情分析;第7课问题清单:

1.历代选官制度发展历程(名称、方式、标准)

2.九品中正制:背景、含义、标准、影响(初期、后来)

3.科举制:标准、发展历程(隋唐--明清)、影响

4.三省六部制:职责、特点、实质、影响

5.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实质

6.魏晋至唐赋税制度的变化

7.租庸调制:基础、含义、影响

8.两税法:原因、目的、内容、特点、影响

9.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趋势、实质;制度之变;1.(2021·江苏高考)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2.(2022·浙江高考)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朝代;【思考】说明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三大误解:;时间;2.官员的考核与监察;1.运行机制;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皇帝;隋朝;四、基础知识;户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2)唐朝中后期:两税法;2.唐朝:;【知识拓展】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演变;历史时期;五、法律与教化(选修1);本课总结: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制度的变化和创新表现;思维导图;5.(2021·北京高考·2)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