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个案研究:基于系统治疗的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思路.docxVIP

心理辅导个案研究:基于系统治疗的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思路.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辅导个案研究:基于系统治疗的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思路

摘要

家校协同干预是当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举措。系统疗法强调,要从外部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很可能体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问题;家校需要形成联盟,拓展家庭看问题的空间,扰动其原有的僵化观念及维持问题的因果循环关系,利用系统的资源,联合家庭的力量来促进系统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转变。

一、引言

(一)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通常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联合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显示,在导致学生患抑郁症的原因中,家庭关系排第二位;这些患抑郁症的学生对父母的评价中,认为父母是严苛、控制的占22.71%,忽视、缺乏关爱的占28.60%,冲突、家暴的占11.57%,对父母持积极评价的只占24.89[1]。

因此,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单纯做学生的工作,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系统理论,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总是在维持自身的平衡与稳定,它可能会把原本已经在学校有所改变的学生拉回到原形。

(二)国家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协同干预

当下,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家校协同干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防止因家庭矛盾或教育方式不当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2]。

(三)系统治疗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优势

系统治疗与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合称心理治疗的四大流派,它强调从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系统来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不是单纯从个体去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3]。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时所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规则,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家庭结构[3]。学生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出现问题,很可能是他所在的家庭系统出问题了,如家庭中的人际互动模式问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就需要从整个家庭系统着手,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问题,利用系统的资源,联合家庭的力量来促进系统的改变,提升家庭关系质量和家庭应对困难的弹性,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心理转变。

二、一个问题的形成

(一)典型案例

一个初二年级男生的母亲有一天接到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说该男生这段时间上课经常无精打采,有时会趴在桌子上睡觉,数学老师还反映他作业有几次没交。母亲一听急了,说肯定是周末玩手机玩多了,这孩子比较贪玩。班主任说那你们周末多提醒一下。

母亲把这件事跟父亲说了,父亲很生气,抱怨母亲平时把孩子惯坏了,说当初就不应该给孩子买手机。母亲很委屈,说父亲平时又不管孩子,出现问题只会责怪自己。夫妻俩吵了起来。

周末,该男生一回到家,父亲就先把他训斥了一番,男生感到莫名委屈,跑进自己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母亲责怪父亲不应该这样批评孩子,父亲生气地反驳母亲,说母亲把他骄纵得这么大脾气。男生在房间里听到父母的争吵,想做作业却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拿出手机玩游戏。

在学校,男生看到班主任,就会想起班主任给父母打电话“告状”,心里不舒服,不愿意和班主任接触,上课总是低着头,无心听课。科任老师陆续反映男生的作业欠交,班主任叹口气说,这孩子确实有点问题,学习态度不够好。

男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母亲越来越多担忧和唠叨,父亲越来越多批评和控制,老师越来越觉得这孩子跟其他学生不一样。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了,同时,每个人也都感觉对改变男生的现状无能为力。

(二)问题形成分析

孩子的问题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或是老师的问题?为什么每个人(包括孩子自己)都在努力帮助孩子,孩子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系统治疗认为,不是哪一个人有问题,而是“孩子—老师—父亲—母亲”这个系统的交流互动方式出现了问题。

在这个系统中,孩子不认真学习、玩手机变成了大家交流的中心,当大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这些有问题的地方时,就会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孩子肯定也有认真听课、不玩手机的时候,但是都没有被看见。于是,他们共同注意的范围越来越狭窄,孩子的问题不断被强化。同时,大家认为孩子的问题是由过去的事件决定的,或是由孩子的性格特质决定的,例如“肯定是手机玩多了”“母亲把他骄纵得这么大脾气”“不思进取”“学习态度不好”。过去的事件是无法改变的,而个性特点相对稳定,所以人们往往会感觉无力改变。每个人对问题的描述、应对,都在推动着问题的形成,并且使之越来越固化和严重。

三、系统疗法的干预思路

(一)外部视角而非内部视角

系统治疗不对来访者进行深入的工作,不进行问题内在、深层的原因分析。与之相反,精神分析流派关注问题背后的原生家庭、童年创伤等的影响,认知行为疗法着重探讨偏差行为和负面

文档评论(0)

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