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_原创文档.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

1.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认知心

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范式和理论取向。

2.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是以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

取和运用,其研究范围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

过程。

3.两种加工方式: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

4.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6.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

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

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

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但是,减法反应时实验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

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这些弱点

大大限制了减法法的广泛使用。

7.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

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

作业的时间变化。使用加法反应时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

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是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

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8.开窗实验

减法和加法反应时实验都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

确认。

如果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

户一览无遗了。这种实验技术称为“开窗”(openwindow)实验,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9.速度-正确率权衡

反应时实验普遍存在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

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是指在一个反应时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测试,被试以降低反应正确率为代价可提高

反应的速度,或者相反,为了达到较高的反应正确率而减慢反应的速度。

这就要求反应时实验:

1.记录的反应时数据是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数据;记录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2.在达到高正确率的条件下,反应时数据是有效的。错误率太高,实验无效。

3.所以在统计实验结果时,应单独对反应错误率进行统计,在分析结果时加以考虑。

第二章知觉

1.知觉理论:假设考验说(建构知觉观);直接知觉观(以Gibson为代表)。

建构知觉观——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人的知觉常常是错误的吗?;大多数实验和演示都用了人工或非自然刺激

直接知觉观——强调环境信息;真的不需要假设内部表征来理解知觉吗?“看见”与“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过

2.知觉信息加工过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加工

3.模式识别概述:模式:刺激的整体结构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

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1

模式识别:当人们把输入刺激的信息,与大脑中长时记忆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辨认和确定该刺激信息意义的

过程。

4.模式识别理论: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特征匹配理论。

5.特征匹配理论:基本思想

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

行分折,也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亿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

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特征说认为,模式可以分解为诸特征

文档评论(0)

173****1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