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趣体验”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吸引力 论文.docx

“学趣体验”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吸引力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趣体验”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吸引力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学趣”体验的迷失,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设计倾向成人化、教学过程“走马观花”、教学方式单调机械。语文教学中亟须回归“学趣”体验,在转“学”成“趣”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趣体验。在还原语文本色中呈现情境,在创新语文教学中彰显情趣,在丰富语文体验中发展情智。学趣体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式,意在让语文教学焕发应有的情趣魅力,让学生享受更多语文学习带来的情趣和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趣;策略;

“学趣体验”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因素。所谓“学趣体验”,就是指将语文学习转化为语文言意情趣的体验,让语文学习成为基于语文本色,现于言意情趣,达于理解运用的“磁场”。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教材选文的言意情趣,在语文学习“探究表达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语的巧妙和用意的精妙,从而学习欣赏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语文教学亟须潜行于词密林的字间,转学成趣,还原语文应有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学。

一、学生“学趣”缺失的原因

(一)教学内容倾向“说教”,远离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教学内容,在编辑成文时,已考虑过学生的学情,大多学生喜闻乐见。但教学中常出现远离儿童生活的“说教”,使文本趣味荡然无存。

案例:有一位老师教学《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到抉择的重要性,就在讲解完课文后通过多媒体呈现了这样的两句话:“今天的生活是由你几年前的一个选择决定的。你今天的选择将决定你几年后的生活。(毕淑敏)”“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然后组织学生谈启示。

不少教师总想从课文的解读中挖掘一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是这样的“情不自禁”,常常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偏离语文课堂学习的主旨不说,殊不知,学生最为厌烦的就是类似于这样的“说教”。而这恰恰是成人意识的体现,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过程忽视“体验”,照本宣科。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是他们学习知识养成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学中“照本宣科”式的行为,使原本来自鲜活体验的知识依然“沉睡”。

案例:教学《过故人庄》这首诗,有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绿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这样设计了教学:“你能不能看到诗人孟浩然去故人庄的样子?”“他的眼前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怎样?”“请与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比较一下异同。”

案例中呈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没有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思呢?可能这样的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只有充分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的时候,理解才是水到渠成的。在“蜻蜓点水”式的引导下,学生或许也会理解文本表面的意思,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真正需要的却是理解的准确与深入。由于缺少对具体情境的体验,结果学生只能是“浮光掠影”地感知体验不到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情趣。

(三)教学方法“机械单调”,缺失情趣。

决定语文教学是否有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案例:《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有位教师设计了这些提问:

(1)说说课文内容:①“我”问了几个问题?②方博士作了几次回答?

(2)读第三自然段①你知道了什么?②“这”指什么?

(3)方博士是怎样说明资源有限的?(文字呈现)

(4)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怎样?(图片呈现)

(5)方博士谈话时神情怎样?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动画:圈点字词)

这样的提问,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就能回答。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中严重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何趣之有?学生觉得语文课“没劲儿”,可能正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单调、缺乏情趣和新鲜感有很重要的关系。

二、“学趣体验”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在还原语文本色中呈现情境。

于永正老师说:“凡是把语文课当成纯工具课教,语文就缺乏生机活力。学生在机械、琐碎的工具操练中体验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习效率极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有不少是因为语文课变味了,欠缺真正的学生情感参与,缺少真正入情入境的感悟。那么,作为语文,应该怎样还原“语文本色”呢?

1.还原文本情境。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其实是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有情有境是它与生俱来的特征,语文内涵的言意情趣同样源自生活情趣。语文教学一定要力求贴近并再现生活情境,展现字词句中所附载的生活印记,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从而学得有滋有味。

语文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情景通过语言描绘进行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