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橋小腦角區占位性病變CT和MRI表現概述橋小腦角區多為腦外腫瘤,以聽神經瘤最常見,其次為腦膜瘤,三叉神經瘤,另外可見膽脂瘤,蛛網膜囊腫,血管母細胞瘤,膠質瘤,動脈瘤,海綿狀血管瘤,轉移瘤,以及發生於小腦及腦幹的腦內腫瘤突入橋小腦角區。聽神經瘤聽神經瘤是顱神經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屬於良性腫瘤,占橋腦小腦區腫瘤的80%,起源於第Ⅷ對腦神經,好發於神經鞘膜的許旺氏細胞,分為管內和管外型,開始多局限於內聽道,以後沿神經向阻力較小的內聽道及橋腦小腦角生長。聽神經瘤好發於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女性多於男性。聽神經瘤CT平掃呈等密度或等、低混雜密度影,邊界欠清晰,增強後邊界較清晰,實質部分明顯均勻強化,囊變部分無強化,在所有CT徵象中。內聽道擴大最具特徵性,為定性診斷的重要依據。聽神經瘤MRI表現①腫瘤主體位於橋腦小腦角,常有一蒂與內聽道相連,T1WI呈低信號,T2Wl呈高信號,信號可稍不均勻。②腫瘤以第Ⅶ、第Ⅷ神經束生長,病側神經束較健側增粗,與腫瘤無明確分界,兩者信號一致,這是診斷聽神經瘤的關鍵。③腫瘤的囊變表現為長Tl、長T2信號。④增強後實質部分明顯強化,囊變部分無強化,囊壁呈環形強化。⑤腫瘤可有薄層包膜,T1Wl呈低信號。腦膜瘤腦膜瘤起源於腦膜的帽狀細胞,亦好發於橋腦小腦角區,多見於中年女性。CT平掃多呈橢圓形,與岩骨寬基底相貼,中心不在內聽道,岩骨可有骨質增生或破壞,腫瘤為等或高密度,瘤內可見沙礫樣鈣化,增強後呈顯著均勻強化。腦膜瘤MRI平掃T1WI呈等或稍低信號,多伴有流空血管信號,T2WI呈等或稍高信號,增強後呈顯著一致強化,並可見腦膜尾征,這一徵象對診斷腦膜瘤很有幫助,但不是腦膜瘤特有徵象,腦膜尾征的出現是腫瘤細胞浸潤了增厚的硬腦膜所致。膽脂瘤膽脂瘤是神經管閉合期間,外胚層細胞移行異常所致,以中、後顱窩多見。好發年齡30~35歲,男性多於女性。膽脂瘤脂瘤又稱表皮樣囊腫,形態不規則,輪廓清晰,向鄰近腦池、腦溝蔓延。CT密度主要取決於腫瘤內膽固醇與角化物含量以及出血鈣化等情況。CT值常低於腦脊液,包膜可發生弧形或殼狀鈣化,無強化。膽脂瘤MRI表現特點:病變形態不規則,邊界較清楚,沿蛛網膜下腔發展、蔓延,T1WI信號低而不均勻,內可見比腦脊液信號高的分隔,T2Wl呈高信號與腦脊液相仿,無強化。血管母細胞瘤好發於成人女性,多發於天幕下,90%發生於小腦半球,其次為腦幹,也可發生天幕上和脊髓,常呈大囊和小的壁結節,幕上多為實性。血管母細胞瘤為圓形或類圓形邊界清晰的腫塊,典型的表現為大囊和小的壁結節。MRI徵象因其類型不同有差異,大囊小結節和單純囊腫型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增強掃描後囊壁和壁結節明顯強化。實質型病例如果沒有血管流空現象時,難與膠質瘤鑒別。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毛細胞星形細胞瘤為一種局限性星形細胞瘤,青少年多見,顱後窩為最常見的好發部位,以小腦蚓部及小腦半球最常見。邊界一般清楚,無包膜,常伴囊變,一般無瘤周水胂,占位明顯。T1WI呈低信號,少數有等信號,T2WI高信號,腫瘤實質部分明顯強化。海綿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多位於幕上,半數為多發。CT平掃多為圓形或類圓形略高密度影,多不均勻,可伴有鈣化、出血及囊變,一般無占位效應或有輕度占位效應。MRI伴亞急性或(和)慢性出血為海綿狀血管瘤的重要特徵,所以在T1WI和T2WI信號不均勻信號,病灶周邊常有一圈低信號,常呈均勻或不均勻強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