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考量
?
??
?
?
?
?
?
?
?
???
?
?
?
?
?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城镇发达的时期,在数量、规模和密度上都曾为西方旅行家们所叹服。这些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生态产物,城镇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历史中的城镇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在今天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借鉴。
一历史城镇的形成是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生态产物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名城名镇,考查这些城镇的发展演变史,可以发现城镇的形成有三种形态。
一是自然生态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中,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是影响甚至决定城镇发展的主要条件。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城镇建设强调的是依据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由点、线、面结合形成相对完整的格局。传统城镇建设主要考虑的是大的外部环境是否适合建设,强调与山水融合,保证交通和生存资源,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城镇内部结构也力求充分体现自然生态,使城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这是自然资源在城镇发展理念上的体现,反映了自然生态优先的城镇发展理念。如历史名镇周庄,就是充分利用江南水乡丰富的水系,将生产、生活中交往、居住等活动都与水完全融合。“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风貌正是依托长江和大运河水系而促使城镇发展的缩影。
二是经济生态的产物。传统社会主要是农牧社会,围绕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交换,形成了城镇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基本功能。在城镇经济生态中,城镇周边的农业与畜牧业为城镇提供了基本生活资料,商业活动则是城镇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商业交换是以城镇周边的生产产品作为交换对象,它们以城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生态系统。因此,一个城镇往往与周边区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系统,能够满足区域内群体生存与交往的基本需要。同时,不同城镇之间也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经济生态圈。如上海的发展,正是以江浙经济实力为后盾,加上自身港口条件发展了对外贸易,从而成为华东经济中心。徐州是华北和中原的门户,江淮的屏障,在整个国家交通和经济格局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
三是社会生态的产物。城镇存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社会职责,它是管理周边区域的一个行政中心。在一个城镇中往往集中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也集中了社会管理的各个部门,实现着社会各个层次成员的需要。中国传统城镇的规模和影响往往与其在行政管理中心的地位有关。城镇功能既有经济内涵,也有政治内涵,是中央到地方的财富分配和政治统治中心。作为政治统治中心,为了维护统治权,必然在城镇内驻扎军队,在城镇周围建立城墙等防御工程,还要有各种官僚机构进行税收和社会管理。由于行政级别不同,官僚机构的数量和人员结构也不同,城镇规模自然不同。[1]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消费需要,也会有许多工商业者在城市中为统治者服务,再加上流动人口,各色人等在城镇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社会生态系统。
一个功能完善且可以持久发展的城镇,应该是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生态统一。三者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同时相互之间也形成更大的生态系统。自然地理条件是基础,依据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进行集中式居住是传统城镇形成的基本考虑;而城镇集中性居住带来的规模经济,也使城镇在经济领域里有了确实的价值,从而使传统城镇更加便利于人们的经济交往活动;社会生态则是在集中居住和经济交往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抵御外来入侵、社会关系的处理和公共事务的协调都在城镇这一集中地开展,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生产生活系统。
传统的城镇正是在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有的城镇因这一系统的存在和完善而兴盛了,有的城镇由于这一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消亡了。如扬州的历史繁荣与近代以来的地位下降,就与漕运和大运河的兴衰直接相关。茶马古道上的丽江、丝绸之路上的张掖,都曾因当时经济交往方式和自身的地理位置而繁荣,也终因新的社会交往方式的出现而衰落。起起落落,反映着城镇发展的自身规律。
二当前城镇化发展过于依赖政府经济模式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来势汹汹,大中城市不断扩张,中小城市和乡镇中心遍地开花。这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化的必然性,也反映了政府在这一进程中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城市以经营城市之名进行了大面积的扩张,建设了一批所谓的新城或卫星城,不断地扩大城市面积。[2]按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城市蓝皮书》的说法,中国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118座,而一些区域的城市密集度也十分突出,人们对大城市能否持续发展持有疑问。另外,在政府合并乡镇机构和建立集中居住地的推动下,形成城镇所必要的生态系统日益受到破坏。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遵循城镇发展的生态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大城市过度膨胀,城市病日益突出。大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人口流动频繁,城市发展空间日益有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pdf
- 中国行业标准 YY/T 1939-2024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重组C因子法.pdf
- 各类游资炒股心法及感悟,套利模式.pdf
- 【客户管理】龙湖客户细分及工作模式分享精华篇-102p.pptx
- 学校智慧平台管理制度范文.docx VIP
- ASME中国制造-ISO12944-5-2018 中文译稿 第5部分 防护涂料体系.pdf
- 《诫子书》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
- 关于《佛山市市级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预算结算.doc
- 二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强化练习(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