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从表象到精神
摘要: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光未然的《黄河颂》是一首“豪迈的颂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鉴赏《黄河颂》,由“黄河”走向“黄河颂”是一条有效的文本解读路径。当学生建立关于黄河越来越清晰的表象时,基于表象会从黄河的实景去思考其人文内涵。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跟随作者的视野,紧扣作者的脉搏,去体验、去感悟《黄河颂》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关键词:表象;“黄河颂”;黄河精神
要想体现经典文本的经典价值,首先必须让学生读懂文本。所谓读懂,不是只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而是透过文字描写去建立关于文本所描写对象的表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表象越清晰,意味着思维加工的对象越准确。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编了光未然的《黄河颂》,这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描写的场景是“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家国存亡与抗日烽火并不陌生,但在抵抗侵略的日子里,一首颂歌如何表现抗日豪情,却需要学生慢慢研读体会。让学生在解读《黄河颂》的过程中,由“黄河”走到“黄河颂”是一条有效的解读路径。
一、帮助学生建立“黄河”表象
多数初中学生对黄河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且受诸多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每一名学生都能站到黄河岸边去进行直观感受。所以,帮助学生建立黄河的表象就显得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建立这一表象,才能使学生在后面真正领悟“颂”的情感。
建立黄河表象需要给学生提供直观场景,也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阅读创设情境。比如,“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一段当中,用“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来形容黄河,表现出黄河奔流的宏大气势。此时结合壶口瀑布等视频,就能引导学生读懂“黄河在咆哮”的真正含义。“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运用艺术的手法勾勒出黄河的全貌,此时若是对照现代教学手段所呈现出来的图片或视频,就能够理解何为“九曲连环”。“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勾勒出的是黄河在中原大地上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蕴含着另一层含义,即黄河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是因为黄河如同中华大地的动脉一样,孕育着两岸的人民,孕育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黄河永远奔腾向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未中断,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学生对黄河建立起越来越清晰的表象时,就会超越表象,从黄河的实景去思考黄河的人文意义,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然,而这种必然与作者的创作有着同样的脉动。针对作者创作的《黄河颂》,学生的阅读鉴赏有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而让学生知道作者为何要歌颂黄河,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让学生知道为何“颂”黄河
《黄河颂》是一篇感情浓厚、主题鲜明的现代抒情诗。从《黄河颂》的解读和学习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可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爱国之情从来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也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建构的。但是,对于当下的初中生而言,他们既没有生活在那种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也没有站在黄河面前心有所感的体验,所以在阅读《黄河颂》的时候,更多地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跟随作者的视野,紧扣作者的脉搏去体验、去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何以“颂”黄河。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读出自然界中的黄河变成了情感世界中的黄河。黄河所“伸出的千万条铁的臂膀”就如同母亲呵护着孩子一样。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精神脊梁的,国家的发展更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更需要文化传承。当说黄河“哺育”的时候,其实就是指黄河一方面用自然的水土和养分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延续,另一方面也用自己所蕴藏的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发展。所以,一个“伟大坚强”的中国人就可以在黄河的哺育之下成长起来,一个个“伟大坚强”的中国人就可以让这个国家富强起来。
在这样的理解之下,歌颂黄河就成为情感迸发的自然选择。在这种情感抒发的过程中,黄河是歌颂的直接对象,歌颂黄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将内心的情感用描述黄河的文字表达出来。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阅读《黄河颂》,就会发现其中有更深刻的内涵。比如说:“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英雄原本是指人的,但是却说黄河有了英雄的气魄,这显然是赋予了黄河以生命。后面说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且是“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那就有必要结合更多的事例去思考、去建构、去认识“为什么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伟大而又坚强的?”于是更多的事例就可以纳入学生的视野,更多的精神在提取之后就可以融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当中。这些理解支撑起对民族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主题党课PPT.pptx VIP
- 承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 导学案(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doc VIP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重庆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ppt VIP
- 某楼盘项目首期开盘营销工作倒排计划.xlsx VIP
- 202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docx VIP
- 《尿石症的诊断和治疗(2025EAU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