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书笔记.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南渡北归是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

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作者岳南老师耗时8年多的心血,

翻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多次去实地考察采访,以纪实的手

法、深厚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回顾抗战时期,不愿做亡国奴

的知识界大师跟随国民政府转战迁徙,共赴国难艰苦卓绝的

生活和学术历程,以此缅怀民国大师的铮铮风骨和文采风

流。全书煌煌120万字,分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被亚洲

新闻周刊评为2011年度十大好书。

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民国无论是在北洋时期还

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礼遇都十分优渥。当时高校

知名教授的薪资是普通人家的几十倍,比政府部长的薪资还

要高。

然而,倭寇入侵,狼烟遍地,时值我国力衰弱,失城

丢地,一败再败,一退再退。然侵略者的残暴与我抵抗的失

败并未让我们屈服,国民政府首都一迁武汉、二迁重庆、后

期重庆几欲不保、欲再迁西康,坚持抗战,矢志不渝,绝不

言降。

在山河易色、民族大是大非面前,绝大多数知识分子

与民族精英拒绝做亡国奴,为了保存文化的火种,他们放弃

优越体面的生活,不离故国,长途跋涉,转徙千里,与政府

和百姓同赴国难,勇敢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

相助、穷且弥坚,坚持教育育人、学术抗战、焚膏继晷、薪

传火播,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华

文化的命脉。其精神风骨,让人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群贤南渡,最后落脚西南,形成了重庆、成都、昆明、

李庄四个学术中心。在昆明,北大、清华、南开合并成立了

西南联大。

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上书:稽之往史,我民

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

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

明人南渡,其例三也。所谓北伐,还我河山皆成虚愿。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因看不到抵抗的希望,国民政

府汪、陈之流的大批政治精英和军队成建制地投降日寇,沦

为汉奸,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而这些大师们虽然也曾一度

悲观,但却没有一个人屈服。陈寅恪曾做诗写出了当时大师

们的悲凉心境: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

难塞黄金尽,日暮乡关几万程。他们不是因为希望而坚持,

而是因为坚持而终于等到了抗战的胜利。

北大、清华、南开合并组建西南联大落户昆明,当北

大的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每个人都是当时最顶尖的大师。自古文人相轻,然此三人都

是谦谦君子,迅速、高效地整合了三校的资源,在最短的时

间内招生复课、教书育人、笔耕不辍。

当云南王龙云想托情让自己的孩子破格入联大读书,

被主持校务的梅贻琦拒绝后大怒,欲找茬刁难联大。但后来

了解到梅贻琦校长自己的孩子因分数不够都未能上西南联

大。对梅贻琦校长由愤怒转为敬重,此后尽其所能为西南联

大在昆明办学和工作提供便利。

抗战前,陈寅恪在清华有一套房子、还有一套四合院,

两边都有佣人。颠沛流离到达西南后,因恶劣的环境,得了

严重的眼疾。1939年,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教授,这是牛津大

学创办三百年来第一次聘请中国学者为专职教授,起初陈寅

恪不愿意与困难之中,离开祖国与同仁但因眼病加重,又无

药可医,为了治疗自己的眼病,才于41年陈寅恪赴英就职。

可刚达到香港后,却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

寇攻占。陈寅恪全家为此被困孤岛,生活无着。日本人知道

陈寅恪的分量,竭力拉拢,专门上门送来了两袋大米。当时,

这两袋大米不仅意味着全家人的温饱,还意味是全家人人身

上的安全。而陈寅恪却竭尽全力,把放在屋子里的两袋大米

拽了出去。后来,带领全家己经辗转,返回内地,直到抗战

结束。

梁思成和林徽因抗战前住在北总部胡同3号,是北平

最好的文化沙龙,被称为“太太的客厅”。然而迁徙到四川

李庄变得十分凄苦,林徽因因此得了严重的肺病却缺医少

食,梁思成为了给妻子治病,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学会了肌

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当时梁家穷得吃不上饭,梁思成把自己

心爱的手表、皮鞋甚至外国友人费正清夫妇赠送的一支派克

笔都卖掉了,为得是换一点粮食和医治林徽因的药品,他的

儿子梁从诫冬天只能穿一双草鞋上学,结果冻出了冻疮,久

治不愈。

但即使生活困顿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们也没有放弃自

己的学术研究。梁思成患有严重的颈椎

文档评论(0)

176****9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