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大单元教学任务单)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大单元教学任务单)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要的是葫芦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借助预习单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书写。

3.了解课文大意。(1)填空梳理脉络。

①变黄了?②可爱?③快治一治④蚜虫?⑤奇怪?⑥一棵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葫芦长得特别()。有一天,叶子上爬着一些(),邻居提醒他()。可他却觉得很()。没过几天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一个一个都落了。

学习任务二:图文对照,梳理因果

1.读课文第1段,说说小葫芦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2.画出句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3.读课文第4段,说一说:不管叶子上虫子的后果是什么?

(2)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得到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得到?

学习活动三: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1.学习第2自然段。说说葫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思考:葫芦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呢?

3.讨论: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预设:要治。虫子不治,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叶子就会被虫子吃光,葫芦受此影响就不会长大。

学习任务四: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文中两幅插图作比较,发现不同。预设:

交流:种葫芦的人想要得到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得到?

拓展想象: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会想些什么?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借助预习单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书写。

3.了解课文大意。(1)填空梳理脉络。

①变黄了?②可爱?③快治一治④蚜虫?⑤奇怪?⑥一棵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⑥),葫芦长得特别(②)。有一天,叶子上爬着一些(④),邻居提醒他(③)。可他却觉得很(⑤)。没过几天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①),一个一个都落了。

学习任务二:图文对照,梳理因果

1.读课文第1段,说说小葫芦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板书:葫芦开花长叶结小葫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喜爱与渴望。

2.读课文第4段,说一说:不管叶子上虫子的后果是什么?

出示句子: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品读体会,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首先是蚜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是一个一个落下的。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

(3)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得到葫芦,为什么最后一个也没得到?

学习活动三: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2.学习第2自然段。

读第2自然段,说说葫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讲解“蚜虫”:蚜虫是昆虫的一种,又称蜜虫、腻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可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株死亡。

(2)思考:葫芦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呢?

讲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这句话体现出他眼里只有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为后文葫芦落下埋下了伏笔。(板书:叶上长虫不管)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一说:种葫芦的人对于叶生蚜虫的反应。邻居的劝告: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种葫芦人的反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4)品析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反问句。说话人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同时还可以想象出说话人吃惊的表情。)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肯定的语气,感情没有上一句强烈。)

想一想:种葫芦的人说“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时,他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

预设:虫子生在叶子上,又没生在葫芦上,他只要葫芦,不要叶子,所以叶子上生虫子不用治。

(7)讨论: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预设:要治。虫子不治,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叶子就会被虫子吃光,葫芦受此影响就不会长大。

学习任务四: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文中两幅插图作比较,发现不同。预设:

①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绿绿的,一是叶子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