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题临安邸》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 .pdfVIP

小学古诗《题临安邸》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背景故事:

临安是杭州的旧称,也是南宋的都城。当年金兵入侵中原,不仅

掳走了皇帝,还侵占了大部分国土,导致宋王朝南迁,都城也从原来

的汴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迁到了临安。

临安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又

有美丽的西湖相映衬。湖边有很多奢华的酒店,里面的客人都在纵情

享乐,如痴如醉地沉迷于歌舞之中。但身处其中的林升却并没有心思

欣赏这一切。他想着国家的大好河山都已经被侵略者占领,而身边的

达官显贵却只苟且偷安,一味纵情歌舞,寻欢作乐,早已经将国难抛

之脑后。歌舞热闹非凡,在纸醉金迷之中,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简直把

现在的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根本不顾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林升看到这一切感到痛心不已,于是在酒店的门板上写下了这首

《题临安邸》,表达自己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们无所作为的愤慨。

作者简介:

林升,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

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

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林升像见《东瓯诗

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

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

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

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

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

作乐。

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

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

作的。

注释译文: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

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

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

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其中,竟把杭州

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

方,建都于临安。邸:旅舍。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赏析: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

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

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

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

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

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

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北宋的灭亡,原因当然很多,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

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梦死,也必居其一;林升这首见于

《西湖游览志余》的诗,所写正是当时公然的,常见的,谁都不以为奇

的,毫不注意的社会现象,给他一写,便觉触目惊心,令人难以为情,所

以是成功的讽刺。

【阅读训练】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

的特点:_____的青山,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

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

(2)“暖风”、“游人”在诗中又怎样的含义?

(3)用“____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

【参考答案】

(1)(重重叠叠鳞次栉比)

(2)(“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游人”既

指一般游客,更是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

级。)

(3)(几时休)

◆同步习题◆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题临安邸》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中

的第二首。是南宋诗人林升看到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

味苟且偷生,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

文档评论(0)

RaoJian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