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楼结构设计中的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案例1400字】.docxVIP

【教学楼结构设计中的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案例14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IX

教学楼结构设计中的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案例综述

第一节框架梁配筋

分析跨中最高正弯矩值,可计算和检验下部抗弯纵筋;基于梁端绝对值评估负弯矩值,即可分析梁两端抗弯纵筋;通过评估单筋截面,分析抗弯纵筋;结合支座最大剪力进行分析,即可评估钢筋箍筋,在剔除抗剪影响的前提下,可通过梁端范围针对钢筋箍筋完成加密处理。

本次方案选用混凝土是C30,参数如下:fc=14.3N/mm2,ft=1.43N/mm2;

主筋部分选用HRB335:fy=300N/mm2,选用HPB300箍筋,即fy=270N/mm2;

梁截面、保护层厚度分别是:b×h=300mm×700mm、as=40mm,所以可计算单排筋数据:h0=h0’=700-40=660mm。

第1-6层横梁内力接近,故选用同一配筋,顶层梁内力较之小些,则采用另一配筋。

(一)框架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根据表3,可得梁计算所需弯矩。

表6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截面

层数

M

(kN·m)

αs=

ξ=1-

As=ξbh0/

选用

钢筋

实用

钢筋

面积

1

顶层

70.79

0.0464

0.0475

317

4Φ12

452

6

其它层

208.44

0.1083

0.1149

767

4Φ16

804

2

顶层

30.49

0.0272

0.0276

184

2Φ12

226

7

其它层

57.96

0.0517

0.0531

354

2Φ16

402

3

顶层

57.06

0.0504

0.0517

345

4Φ12

452

8

其它层

172.32

0.0974

0.1027

685

4Φ16

804

4

顶层

24.23

0.0204

0.0207

138

4Φ12

452

9

其它层

225.96

0.0483

0.0496

331

4Φ16

804

5

顶层

12.59

0.0112

0.0113

75

4Φ12

452

10

其它层

23.48

0.0209

0.0212

141

4Φ16

804

(二)框架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验算截面尺寸

由表3计算表得支座最大剪力如下:

位置

顶层

其他层

截面

1

3

4

1

3

4

V(kN)

100.85

66.83

44.91

139.02

142.61

189.75

对于梁端支座:0.25βcfcbh0=0.25×1.0×14.3×300×660=500500N=500.5kNV;

则梁截面均符合要求。

2.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箍

0.7βhftbh0=0.7×(800/560)1/4×1.43×300×660=153210NV

则选择框架横梁,以此进行配置箍筋,型号选用Φ12@200。

3.仅配箍筋计算

主梁部分、加密区分别选择Φ8@200、Φ8@100。

若梁高在450毫米以上,需要按照构造标准,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分别选择2Φ12、Φ6@400。

结合公式计算验算配筋率,如下所示:ρ==420/(300×660)×100%=0.29%ρmin=0.25%(支座)和ρmin=0.2%(跨中),满足要求;

ρ==941/(300×660)×100%=0.67%ρmin=0.25%(支座),满足要求;

由此可得框架梁的配筋图,详见A2图纸。

第二节框架柱配筋

框架柱属于偏心受压配件,可结合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完成计算,由于本框架柱剪力不大,箍筋可按构造配箍。2-6层柱采用同一种配筋,底层采用另一种配筋。

C30砼:fc=14.3N/mm2,ft=1.43N/mm2;

主筋采用HRB335:fy=300N/mm2,箍筋采用HPB300:fy=270N/mm2;

柱截面:b×h=400mm×500mm,保护层厚度as=40mm,则h0=500-40=460mm。

界限破坏的轴向压力值:Nb=α1fcbh0ξb=1.0×14.3×400×460×0.55=1808.95kN。

(一)A轴框架柱配筋

表7A轴框架柱配筋计算表

位置

2-6层

1层

组合

|Mma×|

Nma×

Nmin

|Mma×|

Nma×

Nmin

M(kN·m)

100.79

72.23

10.23

180.49

68.64

159

N(kN)

1069.95

1103.26

929.86

1401.19

1404.71

1159.18

e0=M/N(mm)

57.0

44.6

132.7

38.3

32.9

23.7

Nb=1808.95kN

N

N

N

N

N

N

ea=h/30或20mm

20

20

20

20

20

20

ei=e0+ea(mm)

77.0

64.6

152.7

58.3

52.9

43.7

ei/h0

0.167

0.140

0.332

0.127

0.115

0.095

ζ1=0.5fcA/N或1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