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一种心灵的呵护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的确,教育不是一种强行的改变,而是一种心灵的滋养。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钻研心灵沟通的艺术,与学生在思想和知识上产生共鸣,构建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思想源起
(一)源于自身成长的思考
我出生在农村,小学四年级随父母迁到齐齐哈尔市,我跟不上新学校的学习节奏,一度很自卑。我的班主任对我格外照顾,她看到我在运动会上得了几个项目的冠军后,与我的父母商量让我走文化课兼特长训练这条路,让我得以在喜欢且擅长的体育训练中收获着自信与成长的快乐,最终如愿考入师范学院体育系。亲身的经历让我深深意识到,幼小的心灵被温暖的呵护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这种呵护完全可以护佑生命成长。
(二)源于初中生特点的思考
初中阶段正处于成长过渡的关键期,生理及心理的持续变化,叠加独立意识的不断形成,使得初中生普遍存在青春叛逆期,出现自行其是、情绪冲动、言语冲撞等举动。为了解决问题,很多教师从“管”字入手,立规矩、抓纪律。但这种行为约束并不是治本的方法,因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心灵感受的外在表现,离开心灵去规范行为,是本末倒置。良好的教育应该是通过心与心的对话,走进其内心世界,建立内心交往并达成心灵认同,从呵护心灵的层面去正确引导其独立意识,排解其焦虑情绪,将抵制性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悦纳性的自我修正和主动成长,并达到助力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源于社会现象的思考
随着人们生存压力、发展压力的增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危机、大学生“空心病”、中小学自杀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教育思考:教育不再是拥有多少知识与技能,而是人的健康成长,教育首先要帮助人拥有一个丰富、健康、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其心灵光亮起来、积极起来。
二、思想内涵
谈到“心灵呵护”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心灵。《隋书·经籍志》有:“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可见,心灵是指内心的情感与志向。《辞海》将其定义为思想感情等。《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我将心灵理解为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丰富就是心灵的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干预,无论是向美、向善还是向恶、向丑,都与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每一颗心灵都存在着对教育呵护的巨大渴望。
(一)教育首先是一种对心灵的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心灵的呵护就是通过触及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关注内心的真实愿望和感受,护佑人内心世界的健康成长;是人确立生命的意义感和存在感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和规避心理问题的重要路径,更是生命成长的动力源。心灵的呵护包括心灵的平等与尊重、相互的接受与认同、心灵成长的陪伴与护佑。
(二)心灵呵护需要尊重与认可
心灵呵护不是一厢情愿的付出和表象的接受,是基于内心的尊重与认可。“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意味着平等,更容易触及内心深处,而“认可”能够形成双方更进一步交互心灵的鼓励态势,确立其心灵成长的航标和动力。
(三)心灵呵护需要共情与包容
共情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说出其内心深处的感受,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关键。有了共情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包容,但包容不是纵容,是正视差异并全面接受,既接受对方优点,也接受对方的不足与问题,但会把问题与人分开,一起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和破解办法,师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并转变为成长的力量。
(四)心灵呵护是帮助与自我修正
心灵的呵护强调的是保护和帮助,我们的教育不再是生硬的纠正和强加,而是在学生深刻理解并达成内心认同后,帮助其逐步形成自主发展和主动修正的能力,可视为“亲其师,信其道”基础上的“诚其心,正其意”。心灵呵护本质是帮助学生通过精神世界的成长带动行为的发展,使学生的内心变得富足,形成勇于追求梦想的动力和强烈的自信心,进而实现由内而外的健康成长。
三、实施策略
学校文化具有深刻的道德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是师生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学校始终紧扣学校核心文化理念,激发精神动力并构建运行体系,凿实“呵护心灵”这个基本点,形成了基于“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二个主体、拓展三个维度”体系架构的实施策略(见图1)。
图1“呵护学生心灵成长”体系架构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呵护学生心灵成长”这个中心。通过不同教育方式和内容,深度触及学生内心思想,关注其内心的真实感受,护佑其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升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生命底色。其核心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1.感知生命,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感知生命意义,关注自身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1+2 ”高考模式下高中选科指导原则与策略.docx
- “趣编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索.docx
- “四策并举”持续推进学校阅读工作高质量发展.docx
- “五步五格五层”例文创生.docx
- “以思促学、乐享其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与思考.docx
-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例谈.docx
- 《穿井得一人》中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分析.docx
-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
- 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ocx
-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阶段测试 基本能力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人教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入学检测考试试题.docx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题.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学生用卷.pdf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创新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含答案).pdf
- 长沙市岳麓实验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学生用卷.pdf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