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4.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塞》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可通过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而边塞诗,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教学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朗读品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读中解读诗句内涵,读中感悟言语情味,读中接受人文熏陶;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战争的诗句,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揣摩理解诗意,领悟诗文情感。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写作、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情境渲染,启发想象等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激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趣。

1.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歌的国度,何其荣幸。诗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聪慧;读诗使人灵秀;读诗能知史悟情。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到古代烽火连天的边塞战场去看看吧!

2.(出示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放眼望去,这里人烟稀少,黄沙弥漫,乱石纵横;春去秋来,看不到一丝绿色,听不到一声蛙鸣、一丝笑语,有的只是那四起的硝烟、血腥的屠杀、冷峻的边关。这里曾经遍尸荒野,血流成河。看到这样的边塞,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出古诗。

4.板题。提问:“塞”在这儿读几声,指什么?(边塞、边关)

二、自由读诗,质疑问难。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诗四遍,注意读前两遍时,读准字音,把诗读顺,读后两遍要注意诗句的停顿,并把自己的读诗收获写在书的空白处。

2.学生自由读诗。

3.学习伙伴之间展开交流。

4.指名读诗,评议。

5.听范读,齐读全诗。

三、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一)研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想象画面,感受战争之悲。

(1)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刚才同学们已读出了一点味道,现在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读读诗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中提到了哪些景物?看到如此景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说。

(3)想象画面,学生作画。

(4)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5)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里除了高悬的冷月,绵延的阴山,冷峻的边关没变以外,还有什么没变?战争接连不断,“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人未还”让你想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回家?这些戍边的战士们结束了一天的战争后,抬头仰望冷月,可能会想些什么?

(6)是啊,这里的一个“未”字重千钧,它是思念,是悲壮,是绝望,也是哀叹呀!总之,征人的一切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

(7)要知道,这千百万征人,千百年来萦绕在心头的梦却只化成了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2.入境练笔,感受人心之悲。

西风烈,月儿冷,笛声怨,心儿碎。征人在万里之外的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的照射下,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干什么呢?让我们选一种角色展开想象写话。

3.补充资料,深情吟诵

(1)激情引读: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悠悠上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资料补充:那征人们回家有望吗?让我们看一段资料,出示资料: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学生谈读完资料后知道了什么?

(3)拓展朗读:他们回家无期,回家无望,只能梦断沙场,看到这残酷的一曲曲,一幕幕,很多文人巨匠也无限感慨,写下了许多令人肝肠寸断的诗篇,一起来轻声诵读:出示诗句

(二)研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这位英雄是谁?关于李广将军,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

2.补充资料——可惜的是李广将军早已不在人世,而此时的将帅又是怎样的呢?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腐败,当征人们浴血奋战时,将领们却醉生梦死,多么残酷的现实啊。所以他们殷切的呼唤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同学们,请再读读这一句,你能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

4.正是因为王昌龄这满腔的爱国热情,才发出这气壮山河,流传千古的感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诵读涵咏,升华情感。

1.明月下,边塞上,征人们所有的思,所有的盼,所有的苦,都化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