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5-
钢轨保护技术应用研讨会汇报材料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工务部:
根据总公司《全路延长钢轨寿命试验方案》和会议通知安排,现将我公司开展延长钢轨寿命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一、设备配属情况
青藏公司配属钢轨打磨设备2台。分别为道岔打磨车1台,车型:RGH20C,出厂编号:257848,2011年3月从武汉铁路局武汉客用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调拨;线路打磨车1台,车型:PGM-48型,出厂编号:030918,2011年5月从武汉铁路局武汉客用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借调。
二、设备使用情况及采用的打磨方法
两年来在兰青线、青藏线西格段、格拉段分别完成高速运行和线路、道岔打磨试验。共完成线路打磨210.6遍公里,道岔6组。
(一)设备使用情况
1.2011年7月PGM-48型钢轨打磨车在格拉段不冻泉站至楚玛尔河区间进行高速运行打磨试验。最高海拔超过4610米,平均速度30km/h,通过最大坡道19.5‰的坡道(长1000米)最高运行速度为18km/h,发动机转速为1800r/min,高速运行30分钟后3号车走行液压油温度达到85℃,机油温度达到100℃,接近机油报警温度,由于打磨车高原运行发动机功率不足,无法进行打磨作业,
2.2011年9月线路打磨作业试验,完成乐都至杏园区间下行线K120+000至K122+000间7遍、K114+450至K117+000间6遍线路打磨试验,共完成线路打磨29.3遍公里。
3.2012年11月完成青藏线西格段格尔木东至察尔汗区间上行线K804+400-K783+000不良地段的钢轨打磨任务(因线路打磨车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正常打磨作业,用道岔打磨车试验)。
4.2011年5月RGH20C道岔打磨车完成双寨站3组(正线)、双湟线3组道岔打磨工作。2013年5月8日至12日铁路总公司组织在青藏线格拉段望昆至不冻泉区间进行打磨试验,主要对道岔打磨车发动机进行技术鉴定,制定道岔打磨车高原型改造方案。
打磨试验日期
作业区段
作业公里标
打磨项目
打磨工作量
2011年5月
青藏线双寨站
道岔打磨
3组
2011年5月
双湟支线
道岔打磨
3组
2011年9月
兰青线
K114+450-K117+000
K120+000-K122+000
线路打磨
29.3遍公里
2012年11月
青藏线
K804+400-K783+000
线路打磨
181.3遍公里
(二)打磨的方法及情况
1.光带:RGH20C型打磨车按照修复性打磨作业方式,实现了轨顶面0.1mm、外侧0.1mm、内侧圆弧角1.2mm切削量要求和目标轨廓设计要求。通过打磨模式的优化,打磨后光带集中、位置居中(略偏外侧),用钢直尺测量,宽度20~25mm,内侧距钢轨作用边25~27mm,外侧距钢轨外侧22~25mm。
打磨后左股光带(青藏线西格段K795+700西宁方向)
打磨后右股光带(青藏线西格段K795+700西宁方向)
2.肥边:由于车辆重载和轮对的不规则运动,在曲线上股压溃严重,同时在直线地段钢轨轨顶内侧压溃。经现场实测,在曲线上股达到2-3mm,直线地段达1-2mm,经过充分研究,从工期及成本考虑,结合实际,决定采用在曲线上股直接启用大角度砂轮75°打磨10遍,下股作业1遍,在直线启用小砂轮45°双向打磨2遍,经过改进打磨方法,打磨后能够很好的消除钢轨内外侧肥边和轨顶角内侧鱼鳞伤、波磨
曲线地段打磨前和打磨后对比图如下:
青藏线西格段下行线K767+300(R=700m的曲线打磨前上股检测肥边2-3mm)
青藏线西格段下行线K767+300(R=700m的曲线打磨后上股检测肥边0.5-1mm)
3.钢轨接触疲劳损伤:打磨地段钢轨无大面积、成区段的接触疲劳裂纹和轨头掉块、剥离等现象,通过轨面抛光消除轻度的伤损。
4.波磨:利用钢轨波磨仪进行打磨前后几何尺寸测量,通过打磨消除了钢轨表面波磨现状。
5.表面粗糙度:钢轨表面粗糙度Ramax.≤10μm(轨顶R300处)。
6.打磨后钢轨表面无发蓝。
三、设备存在问题
1.由于青藏公司管内线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现有打磨车均为平原型设备,配备发动机功率不足,不能满足青藏线打磨作业需求。
2.线路打磨车调拨我公司时,设备存在较多故障,整车8根动力轴,目前只有4根能正常工作,电气系统线路老化,计算机控制故障高,制动系统管路腐蚀、绣化严重,经常发生制动失灵现象,故障原因无法判断,存在运行安全隐患;走行部位橡胶减震器开裂等。经设备厂家鉴定,设备需返厂大修,现设备处于待修状态。
四、下一步计划
受设备条件影响,我公司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打磨工作相对滞后,根据铁路总公司计划安排,2014年配备高原型钢轨铣磨车和高原型道岔打磨车设备,届时新设备到位后我们计划先将管内1200m及以下曲线优先进行打磨,以提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