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编号
SY-DJ-1-2006
代替
密级
商密3级▲
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XXX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
及评价指标
2006-2-12制定200
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XXX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SY-DJ-1-2006
校对:
审核:
审定:
批准:
前言
本标准是在总结XXX系列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
本标准由XXX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XXX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质部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于2006年10月1日发布
本标准于2006年10月1日实施
XXX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环境模拟台架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即在模拟城市和市郊工况循环及等速工况下,通过测定排放的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用碳平衡法计算车辆燃料消耗量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M1、N1类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及产品改进开发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352.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
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方法(密度计法)
GB/T19233-2003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3测试项目
①工况油耗:测量汽车CO2、CO和HC的排放量,利用碳平衡法计算汽车的工况燃油消耗量
②等速油耗:测量汽车CO2、CO和HC的排放量,利用碳平衡法计算汽车的等速燃油消耗量
4试验条件
温度:25℃±1
相对湿度:50%±5%
5试验设备
底盘测功机
环境舱系统
轻型汽车整车排放测试系统
6测试准备
6.1试验车辆准备
6.1.1冷却水检查
查看水箱是否注满冷却水,是否有渗漏,若冷却系统有气阻,需将气排尽。6.1.2燃油检查
油箱有无足够的燃油需要量。
6.1.3机油检查
查看机油标尺,油面高度应位于最低和最高限度之间。
6.1.4轮胎气压检查
不同车型,轮胎气压要求不同,具体气压按各车型空载气压进行设置。
6.1.5车辆在试验前应至少磨合3000km并少于15000km,车辆的的机械状况应良好。
6.1.6用气压为2bar的压缩空气和检漏剂对汽车的排气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以免减少发动机排出气体的收集量。
6.1.7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进气系统的密封性,以保证混合气不会因意外的进气而受到影响。
6.1.8检查车辆的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能否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运行,特别是能否实现正常的冷、热起动。
6.1.9试验使用GB18352.2附录G中规定的基准燃料,碳-氢比汽油为1.85。
6.1.10对于工况油耗,试验车辆放置前,应对车辆进行ECE+EUDC运转循环一次一部,两次二部的预处理。
6.1.11对于工况油耗,预处理完成后,车辆应放置在温度相对稳定在293~303K(20~30℃)之间的室内,放置时间至少6h,直到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达到室内温度的±2K范围内。试验须在车辆最后一次运行后
6.1.12对于等速油耗,不需要进行放置,只是车辆试验前在转毂上运行到水温和机油温度大于80℃的热车状态。
6.1.13试验期间,只能使用车辆的功能性设备。
6.2实验室准备
6.2.1驱动轮对中,试验车辆固定,连接汽车排气管;
6.2.2开启环境舱,按要求设定试验条件;
6.2.3按设定程序对底盘测功机进行暖机;
6.2.4车辆负荷按半载进行设置:
若车辆有阻力修正曲线,则直接调用并将底盘测功机设定到道路模拟状态然后调好司机助;
若车辆无阻力修正曲线,则将其滑行数据及基准质量对应的当量惯量输入控制计算机,用车辆在底盘测功机进行修正,完成后调用并将底盘测功机设定到道路模拟状态然后调好司机助;
7测试程序
7.1工况油耗
7.1.1试验循环
试验循环按GB18352.2附件CA中的描述,包括1部(市区行驶)和2部(市郊行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L-XM-47-2012-车身零部件检具定位系统、检测机构方案评审规范.doc
- GL-XM-50-2012-召回预防检查规范.doc
- SY-AB-2-2006-附着系数利用率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doc
- SY-AB-3-2006-直线制动(ABS)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doc
- SY-AB-3-2006-制动部分失效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doc
- SY-AB-9-2009-单移线(ABS)评价试验方法.doc
- SY-AB-10-2012防抱制动系统(ABS)高附性能试验方法.doc
- SY-AB-11-2012ABS系统整车振动噪声测试规范.doc
- SY-BA-15-2010行人保护小腿冲击试验规范.doc
- SY-BA-16-2010 行人保护大腿冲击试验规范.doc
- SY-DJ-2-2006-XXX汽车整车台架动力性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doc
- SY-DL-3-2006-整车各档位加速性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doc
- SY-DL-4-2006-汽车换档力和位移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doc
- SY-DL-28-2011XXXTCU硬件在环测试规范.doc
- SY-DL-29-2011传动系统摩擦阻力测试规范.doc
- SY-DL-31-2011TCU故障门限值测试规范.doc
- SY-DL-32-2011自动变速器TCU抗电磁波干扰性能试验规范.doc
- SY-DL-33-2011TCU故障诊断台架测试规范.doc
- SY-DP-2-2006-制动软管动态检查试验规范.doc
- SY-DP-2-2008-动力转向器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