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合唱曲目(供选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2025《合唱曲目(供选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唱曲目(供选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来自2019版人音版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1合唱模块的第六单元,该单元提供了多首风格各异、文化内涵丰富的合唱曲目供选择教学。曲目包括《春游》(李叔同词曲)、《江山》(晓光词,印青曲,陈国权编合唱,刘聪配伴奏)、《牧歌》(蒙古族民歌,安波记谱,海默填词,瞿希贤编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维吾尔族民歌,佚名译词,王洛宾记谱配歌,叶继红改词,〔德〕曼弗雷特·西弗利茨改编)、《蜻蜓姑娘之歌》(〔格〕穆·巴拉塔什维利词,〔格〕苏·秦查泽曲,〔俄〕格·别祖博夫编合唱,陈锦译词,汪丽君配歌)和《日出,日落》(〔美〕S.哈尼克词,〔美〕J.伯克曲,〔美〕N.莱登编合唱,洪川译词,徐武冠配歌)。

这些曲目涵盖了中国传统音乐、现代创作音乐以及世界民族音乐,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这些曲目,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并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单元内容分析

《春游》:由李叔同词曲创作,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人们春游心情的歌曲。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江山》:作为电视剧《江山》的主题曲,该曲由晓光作词,印青作曲,陈国权编合唱,刘聪配伴奏。歌曲气势磅礴,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牧歌》: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由安波记谱,海默填词,瞿希贤编合唱。歌曲旋律悠扬,意境深远,展现了蒙古大草原的辽阔与壮美,有助于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半个月亮爬上来》: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由佚名译词,王洛宾记谱配歌,叶继红改词,〔德〕曼弗雷特·西弗利茨改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维吾尔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蜻蜓姑娘之歌》:该曲由〔格〕穆·巴拉塔什维利作词,〔格〕苏·秦查泽作曲,〔俄〕格·别祖博夫编合唱,陈锦译词,汪丽君配歌。歌曲旋律欢快,歌词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日出,日落》:这是一首选自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的歌曲,由〔美〕S.哈尼克作词,〔美〕J.伯克作曲,〔美〕N.莱登编合唱,洪川译词,徐武冠配歌。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合唱为主,通过六首风格各异的曲目,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曲目按照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风格整合:可以将《春游》和《江山》作为一组,它们都是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人们情感的歌曲,旋律优美,易于演唱;将《牧歌》和《半个月亮爬上来》作为另一组,它们都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将《蜻蜓姑娘之歌》和《日出,日落》作为最后一组,它们都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歌曲,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

文化背景整合:可以将《春游》和《江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歌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将《牧歌》和《半个月亮爬上来》作为世界民族音乐背景下的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蜻蜓姑娘之歌》和《日出,日落》作为现代创作音乐背景下的歌曲,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通过这样的整合,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分解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艺术的听觉特性:通过聆听和演唱不同风格的合唱曲目,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和声等听觉元素的美感,提升他们的音乐听觉敏感度。

音乐表现形式:通过分析和欣赏合唱曲目的表现形式,如独唱、重唱、合唱等,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表现形式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影响,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表现要素:通过分析合唱曲目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提升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音乐独特美感: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演唱具有独特美感的合唱曲目,如《牧歌》的悠扬旋律、《江山》的磅礴气势等,培养他们对音乐独特美感的体验和把握能力。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艺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歌唱技巧与表现力:通过合唱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

文档评论(0)

134****4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