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2、了解歌行体诗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
3、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中关键词的表达作用,感受诗人的情感。
4、领悟杜甫的博大胸怀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歌行体诗的特点。
抓住诗中关键词,品味诗人情感。
领悟杜甫的博大胸怀和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
学习用关键词品味诗人情感。
结合背景,领悟杜甫的博大胸怀和伟大品格。
教学过程
任务一:朗读,感受歌行体诗的特点
理解题目
了解歌行体诗的特点
听朗读、跟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诗歌节奏
从句式和用韵上分析本诗的歌行体特点并朗读
任务二:品读,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关键词法,体会诗人情感
一节:从诗中抓住“怒吼”“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词,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品读诗歌写秋风的画面。
二节:从“欺”、“老无力”、“忍能”、“公然”,“呼不得”、“自叹息”的品读,读出了诗人的焦急无奈。同时引入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
“安史之乱”中,杜甫只身北上,投奔唐肃宗,途中不幸为叛军所俘虏。押至长安。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现实。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出了长安。直到760年,几经辗转的杜甫,来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料,就在这一年的秋天,狂风大作,大雨又接踵而至。
三节:抓住“冷似铁”“裂”品读出杜甫贫困,“麻”中读出雨点密集,“何由彻”写出诗人的悲愁。品读出诗人悲凄愁苦的心情。由“丧乱”一词引入“安史之乱”的背景资料:
①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资治通鉴》
②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期间国家动荡,民不聊生,萧条冷落,人烟断绝。中国人口由900万户锐减到200万户。3/4惨死。公元755年,全国人口有5292万。到760年只有1699万。损失率达68%。
四节:前三句中表达了诗人的强烈的愿望,然后又抓住“呜呼”“何时”读出诗人理想无法实现的辛酸无奈;“死亦足”又表现出他甘愿牺牲的坚定决心。品读出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济世苍生的博爱情怀。
引用苏轼、别林斯基、康震的评价,分析杜甫成为“诗圣”、他的诗成为“诗史”的原因: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苏轼
译文: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扎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俄·别林斯基
任务三:悟读,领悟杜甫的博爱情怀
请同学们朗读诗歌,试着把这几首诗按照写作时间排个序,并说说你这样排序的理由。
①《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江南逢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④《石壕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先是《望岳》,此时的诗句是杜甫满腔抱负的豪情壮志;然后是《石壕吏》、《春望》,诗人在“安史之乱”中,亲眼目睹了战乱现实,流露着他对民不聊生、国都破碎的兀自哀叹;接着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在困窘的生活中的忧国忧民;最后是《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晚年,历经生活的种种困境之后,对身世飘零的相见相思。
2.请同学们用“这就是杜甫,他.....。说一段话,表达对杜甫由衷的敬意。示例:
这就是杜甫,他虽然身居陋室,却牵挂天下寒士;
这就是杜甫,他虽然贫困交加,却心系黎民百姓;
这就是杜甫,他虽然百病缠身,却拥有兼济天下的胸襟;
这就是杜甫,他虽然身逢乱世,却满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按照朗读,品读,悟读三个步骤,抓住诗中的情感关键词。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品读了诗词的情感表达,领悟了杜甫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
“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短暂,精神永恒!”杜甫的精神,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仍有重要意义!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性质活泼的氧气(1).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外研社版必修第二册:Unit 2Let’s celebrate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美术人美版(北京)八年级下册:收藏与创造——旅游纪念品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复习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之矛盾问题的精髓和两点论与重点论 (1).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1 Way of life 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2) & Around the world & Module task-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 美好祝愿 拍手拍手.docx
- 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9A Project 1 A poster about yourself 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表达要得体.docx
-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纸.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下册:Module 1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 1-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Book 4 Unit 1 After twenty years Reading.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无衣.docx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docx
-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二年级下册:实物拓印.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七 年、月、日看日历(第1课时).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