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docx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赏析中国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部分乐段,了解“换头合尾”这一创作手法在音乐中表现的作用,感受中国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韵味。

艺术表现:演唱乐曲主题旋律,敲击木鱼用打响指模拟打击乐为音乐伴奏,表现乐曲。

创意实践:复习“鱼咬尾”创作手法,尝试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编创简单的旋律。

文化理解:知道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主要乐器名称及乐队编制,认识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知道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春江花月夜》,了解“换头合尾”这一创作手法在音乐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了解“换头合尾”“鱼咬尾”等创作手法,并尝试创编。

2.感受体会中国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韵味,思考中国民族音乐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意境与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聆听《雨打芭蕉》、《欢乐歌》、《小放驴》三首作品片段,完成连线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聆听三个音乐片段,辨别这三类音乐,分别是什么器乐体裁种类?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完成以下连线题。

(生完成习题,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请说出你们的答案。

生1:第一个音乐片段的器乐体裁是江南丝竹,主奏乐器是二胡、笛子。

生2:第二个音乐片段的器乐体裁我觉得是河北吹歌,主奏乐器是管子、丝竹乐队。

生3:第三个音乐片段的器乐体裁是广东音乐,主奏乐器是高胡。

师:同学们完成的真不错!

2.回顾单元学习内容,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江南丝竹《欢乐歌》、以及河北吹歌《小放驴》等由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乐曲。感受了民族器乐带来的独特魅力,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器按演奏方法可以分为:

吹管乐器:笛、箫、唢呐

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

弹弦乐器:柳琴、琵琶、筝

打击乐器:木鱼、锣、鼓等。

二.新课教学

1.情境导入

(播放江楼钟鼓主题音乐)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聆听音乐,结合图片,用你能想到的,优美的文字或诗句来描绘此情此景。

生答:水天一色、春花秋月

生答: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老师也忍不住吟诗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人生感慨。今天,我们一同来赏析著名的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2.《春江花月夜》简介

师:《春江花月夜》全诗意境空明,韵调优美。而我们赏析这首著名的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彭修文先生以古曲《春江花月夜》为蓝本,经过细腻处理,创编而成。全曲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3.《春江花月夜》曲式结构

师:乐曲由八个乐段组成,今天,我们将选取其中两个乐段进行赏析。首先,我们来聆听《江楼钟鼓》。

(一)《江楼钟鼓》

1.聆听并思考

师:请同学们聆听并思考:主奏乐器有哪些?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是什么主奏乐器了吗?

生:主奏乐器是琵琶、新笛。

师:那么琵琶和新笛分别表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鼓声,看到了小船荡漾在江面上。

师:说得真好啊!琵琶通过轮指等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了远远传来的江楼鼓声,接着新笛配合,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小舟泛红、微风涟漪的醉人意境。继而又引出了不同的旋律。

2.跟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寻找创作手法

师:《江楼钟鼓》分为引子和主题两个部分,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唱一唱主题旋律,并思考,各个乐句间的衔接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3.鱼咬尾

生:我觉得是运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师:是的,主题旋律运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首音相同,环环相扣,使得旋律流畅,格调平和委婉,给人以藕断丝连、连绵不断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在前几节课中所学习的,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4.创编旋律

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作业单,尝试用鱼咬尾的手法,创编4个小节的简单旋律。

师:老师邀请几位同学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师:这几位同学都运用了鱼咬尾的手法,但是创作的旋律风格各不相同。非常有想法!“小作曲家们”,为你们点赞!

(出示PPT展示学生作品)

(二)《渔歌晚唱》

1.聆听思考: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师提问:夕阳西下,外出辛苦一天的渔民们要回来了,请听音乐并思考: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答:我听到音乐中加入了木鱼,速度由慢渐快,乐曲变得非常的欢快。

师总结:你的耳朵真灵敏!是的,音乐中加入了打击乐器木鱼,新笛与琵琶对奏,加以木鱼的敲击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