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研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ResearchinEducation
学分:2
学时:总学时64学时,其中实践64学时
先修课程:教师书写技能、教师语言艺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科学教育概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研究、科学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教育概论、课程设计与评价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科学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修读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教学目标
教育研习是的一门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研习是指教育见习、实习结束返校后师范生在相关专业教师指导下,结合教育见习、实习所开展的实践反思与理性探究。教育研习范围包括师范生本人及其同伴、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学生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综合实践基础上,能够对践行师德情况、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技能、班级管理、人际关系以及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成为一个反思型实践教学者、管理者和研究者。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
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使学生能够了解反思性教学与管理的含义及特征,掌握反思的意义及价值,掌握反思方法、途径及反思技巧。
课程目标2
在专业能力方面,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研究性反思与评价方法,为从事中学科学课程、班级管理以及学校队团建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学科教研上不断反思、研究与提升。
课程目标3
在综合能力方面,能够使学生学会把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综合的经典案例教学反复打磨、反思、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本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强度
(H、M、L)
教学能力
指标点4-1:
理解中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各项具体要求,能够比较准确地解读教材,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情,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H(高支撑)
指标点4-2:
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运用到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获得初步的教学体验。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M(中支撑)
指标点4-4:
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处理教材,进行拓展性课程建设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H(高支撑)
学会反思
指标点7-1: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素质。
课程目标2
M(中支撑)
指标点7-2: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辩证地看待问题,养成多角度反思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H(高支撑)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属于实践教学,学时共2周64课时。
表3-1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支撑的
课程目标
学时
1
教学工作研习
基于文本的教学设计研习;基于视频的教学案例研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周
2
班级管理工作研习
班级管理案例研习;特殊学生个案研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教研工作研习
实习学校组织的专题性教研活动案例研习;实习小组组内教研活动案例研习;其他的教研工作研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四、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观摩研讨、反思交流、小组讨论、专题研习等方式进行,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反思和主动探究,融通理论与实践,重视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理性研究。研习教师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以及实习工作的有关情况,以提高研习工作质量为根本,积极探索富有实效的研习指导方式。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教育研习考核
教育研习成绩考核,以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研习材料准备、研习过程表现和研习结果(研习报告或研习论文)三个方面。其中“研习过程表现”原则上以教师评价(70%)与学生互评(3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表5-1教育研习考核参考标准
考核项目
教育研习考核指标
分值
评分
研习准备
与指导教师讨论,确定研习方案。
10
准备教学叙事、课后反思、教学后记、案例材料、实习体会等研习材料。
15
研习过程
在研习中,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
15
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提炼观点。
15
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充分、语言流畅。
15
研习结果
研习报告格式规范,层次清晰。
文档评论(0)